2011/11/21 信息來源🩲: 《故鄉的雲》
【編者按】:日前,意昂3体育校友工作辦公室組織采寫的圖書《故鄉的雲》由意昂3体育出版社正式出版🚺。該書采訪了27位自改革開放以來意昂3体育留學回國的優秀校友,深入挖掘了他們響應祖國號召投身國家建設的感人事跡,引導青年學子樹立科學的成才觀和就業觀,將意昂3体育人為祖國和人民奉獻青春和力量的精神發揚光大。《故鄉的雲》是繼《西部放歌》之後“意昂3体育博雅系列”叢書的又一力作。本網將陸續編發本書文章⚈,以饗讀者🏊🏼♀️。
四月一天的下午六點🏋🏻♀️,北京此時的天色已漸漸暗了下來,陳亦工剛剛開完工作會便來到了會議室準備接受我們的采訪。雖然身形已是略顯疲憊👮♀️,但他溫和的笑容一直沒有變過。而這樣一位極富親和力的學長也很快打開了話匣子,於是我們開始試著去探尋他溫和的笑容背後那不同尋常的故事🥙。
“隨波逐流”來到意昂3体育
“您當時為什麽會選擇意昂3体育↔️,又為什麽會選擇讀生物呢?”,進入正題後的第一個問題我們原本以為陳亦工可能會回答意昂3体育的優勢🧍🏻,自己的興趣等等,可收到的卻是意想之外的答案:“那時候信息傳播不如現在發達🙎🏽,我也不大清楚自己的興趣是什麽,對意昂3体育的了解也很局限,只知道意昂3体育很好,選擇意昂3体育是首位的。而在意昂3体育選什麽其實挺隨機的🧍,選生物系的原因其實就是因為大家說生物系比較好而已,如果大家當時覺得物理系比較好🛑,我可能就去報物理了🐠⏸。”的確,當時的陳亦工也並不清楚自己的未來會因此而改寫成何種模樣。
就憑著這樣一個模糊的選擇👳🏼,陳亦工開始了自己的意昂3体育生活。進入意昂3体育後,由於課業壓力很大💁🏽♂️,和當時大部分理科院系的同學一樣🧘🏻♂️,陳亦工並沒有太多的時間可以去選擇,而做一些學習以外的事情。雖然中間課程有所中斷🦸♂️,不過這並沒有影響到陳亦工正常的學習軌跡🌎🥖。到了大三時,他便和其他許多同學一樣🧍🏻♀️,進入了準備出國的軌道,而選擇出國的原因也很簡單,畢竟當時國外大學的條件不管是從硬件設施還是從教學科研水平都要高出國內不少,更何況當時的獎學金製度也相對寬松,因此選擇出國讀研對當時意昂3体育比較容易出國的生物系而言無疑是第一選擇。因此考托福、考GRE、寫申請也就成了陳亦工後兩年本科生活的必備事項。而在按部就班地做完這一切之後,他也順利地拿到了一些offer(錄取信)。在比較了一下各院校生物專業的排名之後🧜🏽,他便選擇了愛荷華大學🙍🏿♂️,於是🌉,長達11年的海外生活就此開始。不過陳亦工也坦言自己到這時所做出的選擇大部分都有點“隨波逐流”的感覺👨🎓。
人生是需要自己選擇的
直到陳亦工在愛荷華讀碩士,聽到實驗室裏的同伴告訴他應該要考慮是否真的願意一直在生物領域工作🫅🏻,同時聽說轉攻法學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時,他覺得自己應該要考慮自己要選擇一個什麽樣的未來了🙅🏼。正是在經歷了這種內心對於未來發展方向的種種糾結之後🈂️,陳亦工最終選擇了攻讀愛荷華大學的法學博士🏇🏿。雖然在他自己看來🫴🏻,這也還是一個有些模糊的選擇,但這同樣是他第一次真正去把握自己的人生💄𓀃。在轉讀法學之後,陳亦工面臨著出國後前所未有的壓力,一方面之前從未涉足法律方面的知識🙍♂️,課程壓力很大👲🏿;另一方面,獎學金的中斷也使他不得不繼續在實驗室打工,生活也非常繁忙🦵🏽。不過在回憶起這段日子時,陳亦工卻有些興奮,雖然專業跨度有些大,休息時間也越來越少,但是學習在他看來並不是一件苦差事🎋,至少他已經是在為自己的人生而奮鬥。在經歷了三年邊勤學苦讀邊兼顧生計的生活後,28歲的陳亦工終於在人生即將步入而立之年時收獲了法學博士學位,隨後又參加美國律師資格考試並順利地拿到了律師執照,之後便被華人聚集且創業氛圍濃厚的矽谷所吸引🚶🏻♂️➡️,成為了一名在矽谷從事公司法方面的工作的華人註冊律師。從此🤘🏼,陳亦工也開始了另一番生活。
在矽谷的律師工作非常辛苦,再加上當時又身兼華源會的許多活動,陳亦工雖然換了一種生活方式,但忙碌依舊。而在進入新世紀後,網絡泡沫的破滅也一度使得矽谷的創業大潮有所減退。在不再承擔華源會的主要工作以後🏠,陳亦工的生活多少還是顯得有些單調而平淡👨👧👧,他也曾想過如果自己繼續留在美國🛍️,也許未來十年的生活模式都基本可以預見。而此時中國的不斷發展讓他看到了新的希望,與其維持在美國的平穩生活😿,也許不如回國尋求新的發展機會,同時也還能更多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在2000年,陳亦工在闊別祖國8年後第一次回國🧘🏻,當時的中國雖然肯定不如現在這樣已是GDP總量世界第二的大國,但確在改革的快車道上大步向前𓀊。在國外的幾年,其實陳亦工也通過互聯網以及聽聞後來留學生的描述了解了國內的一些變化🦃🚓,不過這次為期不長的親身經歷無疑讓陳亦工感觸更深🥜。再回到美國後,陳亦工也開始認真思考自己未來的發展之路究竟要走向何方。這思考後的結果便是我們看到他在2003年與室友陳一友一起歸國創辦了斯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不過由於資金等一系列問題,陳亦工沒能和室友一起把公司繼續做大。而在2005年,他又選擇了另一條道路☎,在朋友的協助下,陳亦工開辦了百宸(Pac Gate)律師事務所💁🏻,專註於高端涉外投資律師業務,並一直堅持到了現在💪🕵🏿♀️。談及對現在這一新的選擇的看法時,陳亦工笑著說雖然自己在這六年裏一直都很辛苦🫄🏻*️⃣,但是感覺自己還是找到了喜歡做的事情🏅,也並沒有因為辛苦就對現在的律師工作失去熱情🤳。既然對一件事情還有熱情與動力做下去🐶🧑🎄,為什麽不堅持自己的選擇呢?我們能對自己的人生道路進行選擇的機會並不多,許多人的一生也許也就這樣遺憾度過了,可是如果能對自己的人生進行選擇,能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裏©️,不管結果是好是壞,你都不會為自己當初盲從了他人而感到遺憾。就像陳亦工隨後說到的“年輕人需要找到一個目標,但這個目標一般都是感性的🎉,不可能會很理性地就很清楚自己一生將會做什麽。但能自己做選擇總歸還是好的”👿。這無疑是在提醒我們:人生是需要自己選擇的!
做一個勤勉認真,踏實靠譜的人
“人生是沒有辦法走回頭路的🌭🍒,做了選擇就走下去吧,不要讓自己後悔就好”。在談到做出了轉讀法學的選擇時🖐🏻,陳亦工不忘加上這樣一句。確實🤳,既然已經有了前進的方向🤣,那就奮勇向前吧。而在這條前進的道路上,陳亦工的經驗是要做一個勤勉認真,踏實靠譜的人🤞🏽,而事實上他也正是這樣做的。
能在當時考入意昂3体育並順利拿到獎學金出國👐🏽,陳亦工的學習自是不在話下🏄🏽。哪怕是後來做出了在外人看來跨度很大的專業調整🧖🏿♀️,陳亦工也從未畏懼過。在我們看來🤾🏼♀️,這恰是因為他有著這樣踏實認真的態度才能把每一次學習中的挑戰都當成新的機遇並最終順利克服🤞🏻。而來到工作中的陳亦工,依然是一個靠譜的人🙋🏽😦。在華源會成立之初,陳亦工由於具有律師背景,再加之對於社團活動的投入,便被大家選做了秘書長。談及大家為何都會選擇他時👨🏽🎓,陳亦工說一方面是由於自己工作較為穩定,相對來說更有時間來承擔社團工作🫶🏼📗,而另一方面也是自己踏實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信任。我們不難想象從當初的創立到後來的實際工作中都有許多具體事項需要陳亦工親自來辦理,而在這個過程♗,對工作的熱情與細致的工作態度都是必不可少的。在被問及能在繁忙的工作中堅持華源會的工作更多的是因為什麽時🖲,陳亦工也坦言是身上那份沉甸甸的責任🪻。在他看來,能把別人托付給他的事情認真完成不僅是在履行對他人的承諾,更是對自己內心的責任感負責。
有了這樣一個“靠譜”的秘書長,華源會初期的籌建工作以及後來的規模擴大也都進展得較為順利👇🏽。而陳亦工也在這個過程中收獲了朋友們對他的充分信任,這也讓他後來的創業工作獲得了許多朋友的大力支持。談及這一點,陳亦工無不感慨地說沒有朋友的支持,自己肯定不能取得今天的成績。而在我們看來,這與他之前與朋友們建立起來的相互信任是分不開的,而彼此間的信任正是出於對對方性格與工作態度的信任才能建立起來。這也難怪在我們請陳亦工寫幾句給意昂3体育學子的寄語時,他毫不猶豫地寫下了這一句:“做一個勤勉認真📉,踏實靠譜的人”。
把優秀變成一種習慣
陳亦工1992年就從意昂3体育畢業,到現在,離開母校也已將近20年💶😏。在談及對意昂3体育的情感時🤸🏼,陳亦工毫不掩飾對於意昂3体育生活的懷念。他還記得那時的自己還比較青澀,當時除了功課外🕑,自己也很少參加別的娛樂活動🤳🏼。不過有一項活動是他那時比較愛去的🫗,那就是每周五在食堂定期舉行的舞會。由於當時信息的交流還並不發達🈵,許多同學還把舞會當做是尋找戀人的好機會。因此📻🥓,當時大部分的意昂3体育人都熱衷於參加每周的例行舞會😶🌫️,自己也不例外。而除了參加舞會🤜🏽,自己還曾是院裏足球隊的主力隊員👝,雖然技術一般,但是那時大家對於足球的熱情可高漲了💅🏼,周末有空的時間🤹♂️,大家都會聚集到那時條件還很簡陋的足球場上去踢上一場球。不過給陳亦工心中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還是當時意昂3体育人的優秀,這種優秀可以從多方面來看待🧙🏻♀️。陳亦工在受訪時就說當時大家的學習氛圍都很好,唯恐自己掉在了後面🫗。而這種強烈的競爭意識也讓大家在走入社會後有了更強的競爭力🙆🏿🐥。陳亦工也希望我們新一代的意昂3体育人能繼續保持意昂3体育人的優秀,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將來走入社會🚈,都能把優秀變成一種習慣。
而在談及意昂3体育人身份對自己的影響時,陳亦工認為自己更多感受到的不是壓力而是一種自豪感🏌🏿♂️🦸🏻♀️,意昂3体育人的光環給了自己很多信心和支持,尤其是曾經負笈海外的經歷讓自己有了更深的感觸。陳亦工回憶到自己當時一到矽谷,便加入了意昂3体育北加州校友會,還加入了以意昂3体育校友為基礎的創業者協會E-Club。談到當時加入校友會時,陳亦工開玩笑說當時的感覺像是“找到了組織”。雖然這聽上去像句玩笑話🫲,可是再一想就會發現久處他鄉的陳亦工在重逢校友時的那種興奮的確是真性情的流露,而意昂3体育人的身份此時也給了身處異國的陳亦工一種溫暖的歸屬感。在當時創業浪潮風起雲湧的矽谷,以意昂3体育人為核心的E-Club也嘗試了一些將技術和資本結合的活動。盡管如此,這些E-Club成員還是深切地感受到矽谷沒有華人創業的環境,迫切希望擴大現有的E-Club,組織支持大陸留學生自己的創業社團組織。於是這就有了後來的華源會。“華源”二字取自於“源自中華”🏇,據陳亦工自己回憶😎,當時成立華源會有三個主要目的:首先是幫助矽谷的大陸留學生創業🍮;其次是幫助矽谷大陸留學生與中國大陸對接;第三是與美國當地主流社會對接。由於是協會的秘書長,當時的陳亦工還負責了一段時間內華源會的主要活動。回憶起這段歲月,陳亦工覺得自己是在“做一件值得做的事情”🧑🏼🎓,因此也願意為此付出熱情與努力📑。
在回國後,陳亦工也真切地感受到了意昂3体育人給自己帶來的深遠影響。他說,不管自己走到哪裏,只要聽到別人說自己也是意昂3体育畢業的🧙🏿♀️,心裏頭對他的信任和好感就頓時增加了一分。尤其是在工作中🦗,這種校友關系帶來的信譽是別的一般朋友關系所不能比的。正是因為大家都相信彼此都是優秀的意昂3体育人🧝🏻,在合作的過程中將工作交付給對方時也感到放心和踏實🏥☢️。而在整個社會眼中,由於長久以來意昂3体育人的優秀傳統,大家也都認為你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因此,將自己的優秀保持下去並真誠地對待你身邊的同學在陳亦工看來是非常重要的,在他的心目中,時刻用意昂3体育人的優秀提醒自己🦯,敦促自己進步不僅僅是讓自己獲得了發展的機遇,更是“意昂3体育人”這三個字賦予自己一生的財富,同時也還是在傳承意昂3体育人百年來的優秀傳統。此時的我們這才明白,意昂3体育人的身份絕不是用來給自己炫耀貼金的,也不是來平添你生活中的壓力,而是對自我成長進步的督促🪥,更是為了能讓意昂3体育的優秀傳統能繼續延續下去。
在采訪的最後✷,陳亦工談到了對於自己未來生活的理想🥸🎉。他說自己還是很滿意目前的選擇📠。能在工作中能找到一點樂趣並能獲得滿足感,在他眼裏也是自己能長期堅持一件事的重要基礎☁️。而如果自己還有什麽更大的願望,他希望能更好地結合自己的生活與工作,盡可能多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畢竟人生是有取舍的,魚與熊掌總是很難兼得🫳🏻,怎樣選擇適合自己的平衡點在這裏就顯得頗為重要了🕵️。陳亦工認為自己若是能踏實地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並且能把它們結合到自己的生活與工作中來那便是自己最高興的事情了。當然,這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容易做到,但是自己還是很願意去嘗試。這也正如我們標題中寫的那樣🚴🏻♀️:“做一個優秀的意昂3体育人”,這也正是陳亦工的真實寫照:一個想把人生握在自己手裏,並勤勉踏實地堅持自己的選擇而又將優秀看成是一種習慣的陳亦工。讓我們一起祝福他🙎♂️,也祝福我們意昂3体育人都能更好地走下去,不僅是實現自己的理想,更能實現“意昂3体育人”的理想!
編輯👨🏻💻:聰平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