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www.s10hwd.cn/func.php on line 256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s10hwd.cn/cache/ad/5896b/7a3fc.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www.s10hwd.cn/func.php on line 244
【故鄉的雲·校友采訪錄之二十八】朱立紅:為國家做有意義的事 - 意昂3体育




【故鄉的雲·校友采訪錄之二十八】朱立紅:為國家做有意義的事

【編者按】:日前,意昂3体育校友工作辦公室組織采寫的圖書《故鄉的雲》由意昂3体育出版社正式出版。該書采訪了28位自改革開放以來意昂3体育留學回國的優秀校友,深入挖掘了他們響應祖國號召投身國家建設的感人事跡,引導青年學子樹立科學的成才觀和就業觀,將意昂3体育人為祖國和人民奉獻青春和力量的精神發揚光大。《故鄉的雲》是繼《西部放歌》之後“意昂3体育博雅系列”叢書的又一力作。本網將陸續編發本書文章,以饗讀者。

———“最感謝媽媽的是什麽?”

———“Independence.媽媽教會了我獨立。”

——朱立紅的女兒說

“朱立紅在大學是個風雲人物,她在各方面都很積極,也很出色。”

——朱立紅的同學高宏武說

“我想要多做一些與社會,與人相關的東西,我想要早一點把新藥帶給病人”

——朱立紅說

下午三點,均瑤大廈20樓——始達(上海)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我們見到了這位始達(上海)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的CEO,意昂3体育官网醫學部85級的校友朱立紅。采訪是在朱立紅的辦公室進行的。因為是創業階段,招聘正在進行中,所以整間公司顯得很安靜,與外面的熙熙攘攘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進門處一對顏色如同油畫風格,蘊含流水寓意的玻璃裝飾,辦公室外供員工交流的留言墻,辦公室裏的整潔大方,一切的一切都述說著主人自信,精致的性格。

“做過學生工作與否,是很不一樣的”

“我喜歡創新,不喜歡墨守成規”朱立紅這樣開篇。一種輕松卻積極的氣氛彌漫在辦公室。

接著朱立紅便談起了自己在大學時期積極參加各種活動的事情,在她眼中,“過學生工作和沒做過學生工作是很不一樣的,在處理問題上面,角度怎麽掌握,怎麽和人溝通之類的都會有很大的區別。”而也正是這樣的經歷與體會,朱立紅把這樣一種理念貫穿到了她的招聘中。 “所以現在我在面試員工的時候,會很註意應聘者在學校裏做了什麽樣的學生工作。參加學生工作的過程,是很鍛煉人的,而正是這些東西深深地影響著一個學生今後走向社會的能力。當你們走向社會後就會發現,實際上最後跟隨你在你的事業中發揮作用的是你的能力。能力就包括了你的與人溝通能力,快速反映能力、處理問題的能力、矛盾處理的結果。很重要的是,你的個人影響力。因為在領導力中,影響力是很重要的部分。你要能夠說服別人跟你一起做一件事情,否則你就只能自己做自己的。如果你有影響力的話,你就能調動很多人和你一起來做這件事情。這時候你就從一個人變成了一個領導者。這些都是在學生工作中慢慢積累起來的。”

參加學生工作,除了源於那份自信與活躍,更重要的,還因為朱立紅為自己在藥學上無法完全釋放的能量找到了散發的渠道。雖然就讀藥學院對當時的朱立紅而言並不是一個深思熟慮的選擇,然而,北醫的這個土壤卻為朱立紅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舞臺。回憶起當初報考北醫的情景,朱立紅顯得有些感慨:“我們這代人和現在的這代年輕人,在選擇自己的大學專業時,考慮的東西也許並不是很一樣。其實那時候的我並沒有一個很明確的概念,說自己喜歡什麽、自己要做什麽。我那時候其實首先考慮的因素是成績。我的成績當時能夠考上北醫,我就覺得,學醫挺好的,做醫生挺好的,做醫生也挺受人尊重的。後來我的成績不夠學醫,藥學院錄取了我,於是我就去了藥學院。所以我當時上了藥學院,從一定程度上說,本身不是我自己的選擇,而是一個隨波逐流的選擇。我上了藥學院之後,我會覺得我還有一些其他的愛好沒有發揮出來。因此搞一些學生工作符合我的興趣愛好,我就參加了很多。比如參加團委宣傳部,以及做主持人等等,就覺得這樣可以把我的能量發揮出來。我覺得年輕的時候做些這樣的事情還是很好的。對自己是一個很好的鍛煉。”

“我是中國最早從事CTA的人之一”

正如朱立紅在講述自己大學的生活時強調的,她不喜歡墨守成規的生活,於是,參加工作後,她並沒有如家裏預期的那樣一直在醫科院研究所呆下去,保住這個鐵飯碗,而是“下海”去尋找能夠散發自己的能量、發揮自己才能的機會。“這時候我就開始有了自己的選擇和想法了。因為我覺得我在研究生做下去的話,不適合我。根據的我性格,我覺得自己不適合在實驗室做實驗。盡管是個挺好的工作,但是不適合我,沒有發揮出我自己的能力。我願意去和人打交道,我願意做一些更大的工作。於是我做了一年之後,便辭職‘下海’了。”回憶到這段往事,朱立紅很是自豪,畢竟放棄一個安逸生活條件,毅然選擇自己想要的,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有這樣的勇氣。

在中美天津史克做了一年後,朱立紅又去了另外一家公司。他們需要一個臨床研究助理。“我覺得臨床研究能夠發揮出我學醫學藥的背景。做市場和銷售本身就和醫藥的距離比較遠。我覺得如果我做臨床研究,本身就是通過與醫院和醫生的溝通接觸,把作為藥廠裏的知識轉化給他們,組織他們來做臨床研究。這個過程裏面需要項目管理、臨床知識等等技能。我覺得很好,因此我就去了。我從92年到現在,一直都在這個領域做。這是我自己選擇要做的,並且我很喜歡。我可以說至少是中國最早從事CTA(非創傷性血管成像技術,以下同)這個領域的人之一。

但當問到那個時候選擇這樣一個冷門的專業是不是需要很多勇氣時,朱立紅認真的說道:“我覺得這不是勇氣的問題,其實這是一個很自然的想法。因為我是學醫藥的,又希望自己做的工作多一點和社會、和人的關系,而不是僅僅做實驗處理數據這樣。恰好我遇到了這樣的機遇。我覺得它既使用了我的學術背景,也能夠和我的興趣符合。”

“通過我的工作能夠幫助到有需要的人,這是我的內在驅動力”

除了專業知識背景與個人性格能力的完美融合,從事CTA領域,更吸引朱立紅的,是其對國家、對社會的價值。“通過這個工作,我們能夠早一點把國外的一些可能有效的藥物盡早地引進到中國,這是我看到非常好的一點,也是我全身心投入到這個工作中最大的內在驅動力。”回憶起還在默爾克擔任臨床試驗總監時,一次主持小兒侏儒症治療藥物的研究,朱立紅說當她看到那些孩子因為自己公司免費提供的驗證藥物而長高的時候,“看到這些家長和孩子們開心的樣子,我當時就覺得很開心,也覺得自己的工作非常的有意義。臨床研究能夠直接看到我們工作的成效,覺得非常的有成就感。這可能就和我們的內在動力有關。”

在朱立紅眼裏,工作除去了一份收入外,還有更有意義的東西。“我覺得是我能夠通過這件事情幫助病人,通過我的工作能夠幫助有需要的人,這是我的動機。”而這同樣也是朱立紅面試員工非常看重的一點,在面試員工的時候,她常常會問起應聘者的內在驅動力是什麽。這份工作是否符合其內在驅動力。“如果不符合,即便有很好的外在條件,內部的東西會讓自己不舒服,進而不想選擇這樣的工作。”

而這種希望幫助別人的內在驅動力,也同樣體現在朱立紅對自己公司中文名稱的選擇上。“之所以想到‘始達’這兩個字,是因為我們的企業文化很大程度上是關愛他人,幫助他人。”而追問 “始達”二字的源頭,朱立紅不假思索地向我們提起孟子的一段話,“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這是朱立紅很喜歡地一段話。“它能夠把仁義禮智信這樣的東西寫出來。如果我們能夠做到這樣,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我們的事業就能越做越大。雖然我是從國外回來的,但是我真的覺得我們老祖宗寫的東西對我影響很大,很精辟。我希望我們的公司做事情感覺是從小到大,一點一滴做起來,最終到足以保四海的境界。”朱立紅提起了我們在進入辦公室時看到的文化墻,她說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對一個企業來說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個企業的文化實際上是企業最具有競爭力的地方。因為從技術和產品來講,別人都可以學。但是從文化來講,是很難模仿的。這種企業文化可以是從開始一點一點做出來的,也可以是由領導帶領出來的。這種文化一旦形成,是企業中可以抗震的東西。”

“不想貼標簽,只是想要為國家做些事情”

由於工作能力出眾,在默爾克工作了兩年之後,公司便派朱立紅到香港工作。接著朱立紅又到葛蘭素史克工作。依然是因為她的傑出的表現,公司送朱立紅到美國接受進一步的培訓,並在那裏開始了新的工作。朱立紅也就這樣漸漸的在異國他鄉開始了新的生活。但是,回國的想法,從來沒有在她的心裏斷絕,“我去了美國之後,一共呆了5年,一直在總部負責亞太地區的研究。但是這段時間裏,我一直在考慮何時回國。”

對於回國,在朱立紅看來,雖然在國外的確學到了很多東西,也取得了一定的地位,可以有很好的發展,但是如果能夠回到自己的國家做一點事情,心理會有一種很安慰的感覺。 “我覺得我們這一代人趕上了一個很好的機遇。我們從大學到研究生,再到出國以後現在回國,都和國家願意開放、願意建設經濟強國有關聯。我們這一代人是幸運的一代,能夠有機會來做一點事情。在我們做我們自己的事情的時候,也就幫到了國家。”朱立紅強調,這其中的一個前提是要有真才實學,這樣才能夠真正有所貢獻。“這其中當然有像‘振興中華’這樣的想法,但是我們不太願意給自己貼上這樣一個標簽。很多像我這樣的人回來,都有這樣一個很樸實的想法,就是覺得能夠幫到自己的國家做,當然願意幫自己的國家做。我總覺得自己學了很多這方面的東西,國內會比較需要這方面的人才,同時也有很大的市場。”朱立紅贊嘆中國這幾年在生物醫藥方面的發展速度,無論是在海外回歸還是中國自己培養的人才方面,抑或是中國對生物醫藥的重視程度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發展。

“而我們現在做的東西是中國藥學界一直很欠缺的部分——腫瘤藥物的第一期臨床檢驗平臺。我覺得現在中國的時機到了,中國需要能夠支持創新藥研發的機構。時間是合適的,我們應該來做這件事情,用我多年來在國外學習的經驗,以及我通過在北醫讀大學時累積的人脈和我作為中國人對中國國情的了解。可以說,我現在所做的時期就是把國外的技術、管理等等帶到中國,通過我們對中國國情的了解,用符合中國國情的方法為這些技術、管理方面的經驗,能夠在中國生根發芽、造福大眾,讓中國的醫生和團隊掌握這些東西,能夠成為我們中國自己的東西。”

“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最後困難終究會過去”

朱立紅從小學起就很優秀。一直到大學,從來都是班裏的積極分子,擔任過眾多職務,而照朱立紅自己的話說,則是“與我的性格有關吧,我從小喜歡與人交流,因為我一直是屬於比較外向的,喜歡做一些組織工作,能力也比較強,在學生工作這方面,是很願意參加的。可能是性格使然吧,我覺得,如果我把這件事情組織好,便會有很大的成就感。在做學生工作的過程中,你不僅要完成很多管理溝通方面的東西,更重要的是你的語言溝通能力、壓力下工作能力、領導力等等。”

一路走來,留給外人的是光鮮亮麗。但事實上,無論是生活方面,還是工作中,總會遇到很多困難,尤其是對於朱立紅,這樣一位喜歡創新,喜歡挑戰自己的人來說。

2005年,丈夫回到中國,朱立紅既要忙工作的事情,又要照顧兩個女兒,獨自在美國,那種心情可想而知。也曾經迷茫過,沮喪過,朱立紅為了排解心中的難過,便采取了多與人交流的方式。在朱立紅看來,“有些東西是需要通過團體的幫忙來緩解的。我覺得遇到困難最可怕的情況是自我放棄,對自己不信任,覺得自己不行了,想要放棄。”朱立紅當時也產生過這樣的想法,“覺得自己沒有辦法了”,但是路總是要往前走的,“其實困難都是有辦法解決的,往往是因為自己把自己看低了,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去解決這些問題。我後來是堅持了一段時間後,恰好也遇到公司給我這樣回國的機會。再加上我自己心理上自信的增強。我也就度過了這樣的階段。”

經歷過一次那樣考驗的朱立紅,無疑比原來變得更加堅定,說起現在正在創業的始達(上海)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她說,“困難肯定是有的,無論是經濟方面也好,人力方面也好。人生的不同階段,我們會遇到不同的困難。總的來說,面對困難我們要對自己有信心。一定不能放棄。如果覺得自己不行了,那很可能就放棄了。但是如果堅持一下,這些困難就堅持過去了。千萬不要放棄對自己的信心,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最後困難終究會過去,無論是什麽形式的困難。”

而讓朱立紅下定決心創業,接受國外公司邀請,成為始達(上海)醫藥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的原因,不得不提到朱立紅在葛蘭素史克的時候一次類似“創業”的經歷。她曾經幫助該公司的一個研究神經領域的實驗中心落戶在了上海張江。“因為我當時在上海做臨床研究,我就幫公司做調研。後來我就調去了研發中心,於是就開始組建團隊。找人、找場地、買儀器、建動物房等等,就相當於一個創業的過程。我當時主要是負責運營部的工作,這給了我一個很好的機會,我能夠在這樣一個國際化的大企業中,做了一個創業的嘗試,有了一次小試牛刀的機會。”無論是在於政府、媒體的交往方面,還是在人力安排方面,工作都帶給朱立紅很大的歷練。

而對於現在的80後和90後這樣一群年輕人,朱立紅也提出了自己的擔憂。“他們都很聰明,獲取知識的能力也都很強,可是都不願意去吃苦”,而這一點恰恰是朱立紅很看重的。在她看來,現在的年輕人更多的是考慮自己,而不是一個團隊。“也許我的感覺是錯誤的,但是我覺得年輕一代的看事情看得比較短期,看重對自己的結果。而不願意吃苦,等待,看長期的結果。”朱立紅感慨,“時代在進步,一代一代所得到的東西是越來越豐富的。但是這些得到的東西是不是鍛煉了這一代人呢?不一定的。因為人有的時候還是需要吃一點苦的。我就覺得浮躁是中國目前的一個通病。”這也是朱立紅從小就堅持鍛煉女兒獨立精神的一個原因。

對女兒:更註重對她們為人的培養

朱立紅的辦公桌上擺著很多兩個女兒的照片,每次提到兩個女兒,她總是難掩喜愛與自豪。這麽多年以來,每當在工作上遇到難事兒,只要回家一看到兩個可愛的女兒,朱立紅說,“我就覺得幹什麽都是有意義的。我就覺得生活是美好的。”說起女兒從小便給她捏肩,朱立紅情不自禁地笑了,接著說,“但是女兒長大後,我們更多的是關於人生問題的一些交流,而少了一些小兒女的溫馨脈脈的場景,我會告訴女兒我工作上的問題,女兒會幫我想辦法。與其說是母女,我們更像是朋友。”

而談起她的“教育經”,她說自己從不會把個人的意誌強加給女兒,她更註重培養女兒認識世界,處理事情的能力,“我會和她們分享我的看法,但是我不會告訴她們怎麽做。因為我覺得她們在成長過程中,會形成自己的看法。我很註重培養她們的獨立精神,讓她們對自己的事情負責。”朱立紅又自豪地介紹起女兒的經歷,“大女兒在12歲的時候就開始自己乘飛機去紐約了。她很感謝這些經歷,並且經常用這些來教育自己的妹妹”。

臨走前,我們在辦公室外碰到了恰好在媽媽公司的大女兒。十七歲的大女兒已經出落得亭亭玉立,我們隨口問起,覺得媽媽帶給你什麽影響?“Independence.媽媽教會了我獨立。我很感謝媽媽。”母女二人的默契溢於言表。

一個多小時的采訪,電話、短信時時來“打擾”朱立紅。公司剛剛成立,在等待朱立紅的問題與挑戰還有很多,但是就像朱立紅說過的,“我喜歡創新”,“千萬不要放棄對自己的信心,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最後困難終究會過去,無論是什麽形式的困難”。忽然想到北醫的校訓“勤奮,嚴謹,求實,創新”,八字校訓在朱立紅身上無疑得到了最完美的詮釋。而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在未來的藥學臨床研究上,朱立紅會帶著一種意昂3体育人特有的創新精神,為藥學界帶來更多的驚喜。

 

編輯:落泱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