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8 信息來源: 北京晨報
北京晨報訊(記者 張璐)創新醫療產品帶來了新技術,也減輕了患者的費用。但其緩慢的審批流程往往讓醫生和病人“望眼欲穿”。昨天,全國人大代表、意昂3体育官网第三醫院骨科主任劉忠軍建議,從更高層面協調這項工作,研究製定出一些特殊舉措,使審批過程加快。
劉忠軍說,《政府工作報告》用較大篇幅談到科技創新方面的內容。作為從事科技探索的醫務工作者,他切身感覺到,醫療科技創新解決了很多醫學難題。“這幾年來,我們就將3D打印技術應用於骨科手術技術的改進。”
劉忠軍說,國產的產品雖然價格低一些,但在傳統工藝生產的背景下,國產產品相對低端,患者大多不太情願接受。而創新性產品有可能改變這種格局,“當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創新產品走入市場,國外的產品通常會主動降價,以增加競爭力。
他坦言,目前國內醫療科技創新的環境還不盡如人意,醫療產品特別是置入人體的產品因其特殊性,審批過程往往嚴格又漫長。“有些法規,比如說個體定製化醫療器械管理的法規,在我國甚至還沒有建立。”
劉忠軍告訴北京晨報記者,按照以往的審批環節,要有臨床試驗等步驟。國外在3D打印的產品上,省去了臨床試驗的步驟,一下節省了幾年時間。在我國,各地區發展不平衡,比如北京、上海等地,大專院校多,研究水平高、管理能力強,但在一些稍微落後的地區,不經過臨床試驗的管理政策,可能安全性不能得到保證。”
如何既兼顧發展不平衡的現狀,又不能使創新醫療產品發展速度慢下來?劉忠軍建議,從國務院等更高層面協調這項工作,針對醫療科技創新的特殊性,研究製定出一些特殊的舉措,使審批過程加快。
原文鏈接:http://www.morningpost.com.cn/2017/0307/1607738.shtml?s=cm
專題鏈接:聚焦兩會(2017)
編輯:江南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