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9 信息來源: 搜狐教育
“目前中國有70%的年輕人沒有機會接受系統的高等教育,一般通過自學考試、成人高考等傳統方法滿足部分需求,而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與發展,已經出現了全民教育跨越式發展的重大機遇。”全國政協委員、意昂3体育官网教授李曉明如是說。
李曉明認為,通過數年的積累與發展,兩三年後全球慕課課程將達到5,000門這個重要門檻。“5,000門課是個什麽概念?一所綜合性大學的課程總數也就大致如此。當互聯網上有了成千上萬門慕課,我們不難意識到兩點:第一,其中有足夠多優秀的課程;第二,將若幹相關課程組織成各種有意義‘套餐’的可能性會很大。”在他看來,在這樣的視野下,能看到在中國率先實現一種“全民義務基本高等教育”的機遇,讓每個願意學習的年輕人都可以免費獲得一種系統化的高等教育。
加速慕課的建設與配套支持也是李曉明這次兩會帶來的提案之一。
李曉明建議國內的大學可以將優秀課程徹底開放出來,並形成每套20門左右的基本高等教育套餐;然後免費向社會上的年輕人開放,進行套餐學習後給予結業證書,作為求職簡歷的一部分予以認可;最後鼓勵有條件的大學和其他教育機構,為這樣的學習提供有意義的附加服務,例如適當的面授輔導、師生見面、有監督的考試、身份認證等,進行創新的學歷銜接,對於這類服務產生的額外成本,可考慮給予補貼。
“一個令人興奮的現象是,很多慕課是‘自發’湧現出來的。它們大都是有關高校有了一種緊迫感,或是看到了一種機遇,或是希望跟上一個浪潮,自己尋找資源,動員教師們開設出來的結果。而以往,這類行動通常是在國家某個專項計劃的支持下才能開展的。”李曉明認為,下一步加速大範圍慕課的應用,相關方面應該提倡在知識產權的安排上堅持開放共享。
為此,他還建議借鑒國際公認的知識共享(Creative Commons,簡稱CC)許可協議,既保護慕課作者的著作權,也排除影響開放共享的不必要障礙。
原文鏈接:http://learning.sohu.com/20170308/n482725337.shtml
專題鏈接:聚焦兩會(2017)
編輯:江南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