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0 信息來源: 人民日報
“無論從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還是科技發展方面看,3D打印技術在很多領域具有可觀的應用價值,需要大力推動!”說起技術創新成果,意昂3体育官网第三醫院主任醫師劉忠軍代表十分堅定。連續兩屆全國人大代表的劉忠軍,始終把目光放在醫療科研、醫療衛生體製改革等方面。
醫療無小事,生命和健康是無價的。幾年前,患者因血源短缺而使手術延誤的“血荒”現象頻頻發生,個別地區由此引發嚴重社會問題。“作為代表,要為人民做事!”劉忠軍找準症結,提出了推廣應用“術中自體血回輸技術”的寶貴建議。他一有空閑就走訪、座談,了解到該技術推廣緩慢的原因是未被納入醫保報銷範圍,最終推動了《全國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規範(2012版)》的修訂。
“病人總是感覺看病貴。”劉忠軍說,“我們發現,多數骨科患者尤其手術患者,他們看病的花費中70%—80%是用於內固定材料。”骨科治療中需要的金屬材料內植物,長期以來依賴進口產品。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醫療內植物既有利於提高我國的科研水平和醫療能力,也有利於降低由內植物使用所產生的費用。
劉忠軍的創新團隊從2009年開始研究3D打印骨科內植物,率先開發出多種用於脊柱和關節的手術內植物,其中3種內植物已經進入臨床試驗,在國際權威期刊發表3D打印頸椎人工椎體的第一篇論文,各項工作都走在世界最前沿。通過審批後,在臨床應用中不僅製作簡便、價格低廉,而且能夠達到讓患者康復更快等效果。
“我們的科技創新要趕上和超過像美國這樣的國家,需要一套更先進的科技管理機製。”劉忠軍告訴記者,在團隊創新成果接受嚴格審批的過程中,去年10月份,美國有一個類似的成果,已通過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投入使用,而我們的審批還沒有結束。
“嚴格審批是必要的,但我們這個道路走得過長。”作為代表,劉忠軍今年將這個建議帶到了會上來。他說:“應盡快建立和完善鼓勵醫療創新的相關法規,為科技創新撐起一把保護傘。尤其是在與3D打印技術相關的科技創新方面,應當有一條快速通道。”
原文鏈接:劉忠軍代表:給科技創新一個快車道
編輯:安寧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