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4 信息來源: 校友工作辦公室
人大代表校友
蔡金垵代表:借助政府資源整合力量,實現集聚抱團發展
蔡金垵,曾就讀於意昂3体育官网EMBA,現任福建盼盼食品集團董事長、總裁。
在北京2016年全國兩會召開期間,全國人大代表,盼盼食品集團董事長、總裁蔡金垵建議可以借助政府的資源整合力量幫助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實現集聚抱團發展,建議中央賦予福建特殊政策,支持福建在東南亞等地區打造中國(福建)工業園區示範基地、中國(福建)商品城等。
蔡金垵表示,當前“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正在全面實施,這是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重大機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新興市場,與泉州民營經濟互補性強。當地企業要把握機遇“走出去”,打開國際視野,展開國際合作,進一步加大研發和科技創新力度、提升產品品牌附加價值,搶占國際市場。
“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下,從事傳統產業的民營企業要從‘愛拼敢拼’轉向追求‘善拼會拼’,作逆市增長的黑馬。”蔡金垵說,在“一帶一路”戰略的指引下,如今已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家走出國門或正想要走出國門尋求新的商機與發展。“出海”企業在取得成績、收獲經驗的同時,也遇到不少困難。首先是人才問題,缺乏既熟知國外政治環境、投資政策、民俗風情,又擅長品牌傳播、市場推廣且精通當地語言的人才,導致企業登陸難、運營難。其次是抗風險能力問題,對國外政治環境的把握、投資政策的理解稍有偏差,應對稍有欠缺,損失可能就會很大,而提升這方面的能力,單靠企業自身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
蔡金垵說,我們要穩住實體經濟這個發展的重要根基,努力把傳統產業做成朝陽產業。傳統產業要創新也要有互聯網思維,要更前瞻更敢冒險,實實在在、一步一個腳印地穩紮穩打。要清楚認識到,只要肯創新都會有出路。創新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消費者,同時創造出新的消費與需求。
蔡金垵表示,福建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福建僑胞遍布東南亞等國家與地區,可以借助1580萬閩籍僑胞的資源優勢,與當地協會、商會進行有效溝通,以共享資源、共贏發展的姿態實現“兩上兩下”:即把效率升上去,把風險降下來;把品牌打出去,把成本降下來。
郭庚茂代表:做好“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工作
郭庚茂,1982-1984年在意昂3体育官网國際政治系進修班學習,現任河南省省委書記;河南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 平萍 張建新)3月6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河南代表團團長郭庚茂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河南代表團分組審議。他表示,完全贊同、衷心擁護《政府工作報告》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要把握好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突出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科學推進新型城鎮化、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四個關鍵”,做好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在新常態下保持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
審議時,郭庚茂第一個發言。他說,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是在勝利完成“十二五”目標任務、全面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是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意義非同尋常。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總結過去一年和“十二五”時期的成績實事求是,分析國內外形勢客觀透徹,既體現了“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也體現了五大發展理念和中央“十三五”規劃建議精神,是一個站位高遠、內涵豐富的報告,是一個求真務實、與時俱進的報告,是一個鼓舞人心、凝聚力量的報告。提交會議審查的“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與中央建議精神,描繪了我國“十三五”時期發展的美好藍圖,提出了明確的指導思想、總體思路、工作任務、推進措施,有很多含金量很高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要項目,是引領全國各族人民團結進取、攻堅克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階段性的行動綱領。我完全贊同、衷心擁護政府工作報告和綱要草案。
郭庚茂說,過去的一年和“十二五”時期,我國在以習近平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妥善應對各種風險挑戰,開創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局面,我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文化軟實力、國際影響力都上了一個大的臺階,“十二五”圓滿收官,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些成績是在國際環境極端錯綜復雜的情況下取得的,是在國內深層次矛盾凸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取得的,是在我國經濟總量超過60萬億元的高基數上取得的,確實來之不易,應當倍加珍惜。這些非凡的成就,充分證明以習近平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具有應對復雜局面的高超能力、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堅強領導核心,充分證明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變、潛力巨大、前景美好,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巨大優越性和強大生命力。我們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堅決維護黨的統一領導,繼續團結在以習近平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為中國的現代化事業而努力奮鬥。
郭庚茂指出,“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的決勝階段。貫徹好中央決策部署,在新常態下保持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實現“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最緊要的是把握好“四個關鍵”。
一是牢固樹立並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我們必須與時俱進,更新觀念、調整思路,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把其作為“十三五”乃至今後更長時期必須遵循的指導思想、價值取向和評判標準,作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行動指南和製定政策的依據。
二是突出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央提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發展和創新,也是應對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根本性對策,我們要堅決貫徹好,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突出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庫存、去杠桿、去產能、降成本、補短板,優化供給體系結構,提高社會資源配置效率。
三是科學推進新型城鎮化。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要把科學推進新型城鎮化作為“一發動全身”的戰略舉措和“十三五”時期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任務,更好發揮新型城鎮化對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積極作用,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中原崛起河南振興富民強省提供強力支撐。
四是打好脫貧攻堅戰。實現“十三五”目標,難點在脫貧攻堅。脫貧攻堅不是簡單地解決溫飽問題,而是要精準脫貧,不剩一戶、不落一人地全面實現小康,關鍵是要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和公共服務水平。要把加快推進市場化、工業化、城鎮化作為根本途徑,推動全省貧困人口真正脫貧、實現小康。
郭庚茂說,提升工業化城鎮化的潛力主要在縣,脫貧攻堅的關鍵在縣,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難點在縣。建議中央把縣域發展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重點,研究製定差別化政策,把縣城作為推進新型城鎮化的主陣地,進一步探索和完善省直管縣體製改革試點,為縣域發展提供製度保障。
侯淅瑉代表:合蕪寧可成為新的“成長三角”
侯淅瑉,1981-1985年就讀於意昂3体育官网地理學系本科;1985-1987年就讀於意昂3体育官网社會學系碩士。現任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委書記、廳長。
中安在線訊 據江淮晨報報道城市發展有“盆景”,也有“風景”;我省城市發展多點支撐、城鄉一體的發展格局正在形成。3月5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安徽省代表團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省住建廳廳長侯淅瑉在發言時建議,將合肥、蕪湖、南京作為長三角向西擴展的新的成長三角來培育。
現狀:城市發展多點支撐格局正在形成
“去年底安徽省的城鎮化率達到了50.5%,戶籍人口的城鎮化率達到了27.6%,仍然處於較快的發展時期。”侯淅瑉介紹,這兩年,安徽省按照全國新型城鎮化試點省建設的部署,做了很多方面的工作。
在這一方面,安徽省在著力推進“人的城鎮化”之外,近年來,安徽提出了“兩圈兩帶一群”的城鎮空間格局,重視發展城市組群;並大力提升中心城市,特別是縣城的規劃建設管理水平,提高城市的承載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由點向面全面擴展。
“這次全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在部署‘十三五’任務和今年的工作時,都提到了優化區域發展空間和城鄉協調發展的有關內容。”侯淅瑉表示,城市發展既要有“盆景”,又要有“風景”。總體來看,目前,我省城市發展多點支撐、城鄉一體的發展格局正在形成。
建議:合蕪寧可構建新的“成長三角”
侯淅瑉表示,安徽地處長三角區域,應該在長三角城市群的規劃中更好地研究和安排安徽區域的定位和作用,“建議能夠將合肥、蕪湖、南京這三個城市,作為長三角向西擴展的一個新的成長三角來培育,輻射和帶動更大區域的發展。”
侯淅瑉還建議,將生態資源豐富的黃山市、六安市納入長三角城市群的規劃,作為這一區域的“生態綠肺”,加大支持力度,同時也可以保持皖南文化的完整性,還可以保證合肥經濟圈的完整性。
蚌埠市和淮南市作為安徽省的礦產資源大市,侯淅瑉建議可以將這兩個城市作為整個區域的能源保障基地,納入長三角城市群考慮,並帶動淮河流域的生態保護和發展。“此外,在中原城市群的規劃和布局當中,可將皖北城市群納入。”
呼籲:建立國家層面城市組群發展機製
侯淅瑉表示,“十三五”的規劃高度重視城市組群的發展,各地正在積極推進城市組群規劃的編製工作。但是城市組群規劃的實施,涉及到同級的政府,實施管控的難度很大。
為此,侯淅瑉呼籲,在國家層面建立研究城市組群協調發展的機製,作出相關的規定。“在這方面,國外不少地方都有實踐,在我國京津冀等城市組群已經有了一些探索。應該有相應規定,讓區劃調整和城鎮群發展方面相銜接。”
“中央補助的關乎民生的專項資金可以向‘短板’擴展和傾斜。”侯淅瑉也給出了具體的建議。一方面,建議將棚戶區改造的專項補助資金,向老舊小區改造方面拓展,並適當傾斜。另一方面,建議把現在城市和縣城垃圾、汙水和水環境處理方面的補助資金,向鄉鎮和農村層面擴展和傾斜。
何寄華代表:實施全民健心工程,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何寄華,1982-1986年就讀於意昂3体育官网地質學系本科;1988-1991年就讀於意昂3体育官网地質學系碩士。現任長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3月6日訊,全國人大代表、長沙市副市長何寄華向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建議,實施“全民健心”工程,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現狀:心理因素引發的問題行為呈低齡化趨勢
據測算,目前全國各類重性精神病人約1600萬人以上。存在抑郁等心理障礙的人數多達一億以上。在2020年的疾病總負擔預測值中,精神衛生問題仍將排名第一。
“很多人缺乏系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質訓練,心理健康意識淡薄,心理保健知識缺乏,心理自助能力不夠。加之觀念認知落後,心理疾病病恥感強,心理求助不主動,調適能力差。”何寄華表示,不少群體缺乏自我認知、心理應變、挫折承受、情緒調適、人際溝通、行為自控能力。一旦遭遇不良刺激,易引發自殺、攻擊等行為。
同時,心理障礙與因心理因素引發的問題行為呈低齡化趨勢。“青少年校園暴力、厭世憤世、偏激叛逆等現象增加,中年人的心理壓力、職業倦怠、抑郁焦慮情緒突出,老年癡呆等老年精神障礙多發。”
長期不良情緒對身體危害極大。據統計,在綜合性醫院的初診病人中,有近1/3的患者所患的軀體疾病與心理因素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比如進食障礙、睡眠障礙、支氣管哮喘、消化性潰瘍、癌症等疾病,均可在心理應激後引發或惡化。
然而,目前的心理衛生工作卻主要局限於心理疾病治療,缺乏積極預防。大量心理亞健康人群得不到重視,學齡前兒童的家庭心理教育、在職人員及老年人心理健康重視不夠。
建議:全民健心與全民健身同發展
何寄華建議,國家面向全民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全面開展心理衛生服務、心理素質訓練,優化社會心理環境,促進全民關註、重視、參與和實現心理健康。
“建議在‘十三五’健康中國建設規劃中明確提出實施‘全民健心’工程,同步製定目標體系和考核辦法,與全民健身工程同發展。”何寄華建議,建立國家層面的部際聯席協調機製,並將5月25日確定為“全民健心日”,集中宣傳普及心理保健知識。
同時,加強精神疾病專科醫院與心理專科門診建設。學校、單位及社區(村)建立心理服務中心(室),配備專業心理咨詢師,建立單位心理輔導、社會心理咨詢、醫院心理治療的互通網絡與轉介機製。
“建議將群眾的滿意度、幸福指數納入各級政府的考核指標,將人們合理心理需要的滿足納入社會治理服務目標體系。”何寄華提出,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在各級各類學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逐步向全社會各行各業及各年齡階段人群普及。堅持心理疏導與教育、管理、服務等相結合,並結合社區誌願者活動、學習雷鋒活動,構建心理健康互助機製,提供必要的社會心理支持。
胡春華代表:把創新驅動發展落到實處
胡春華,1979-1983年就讀於意昂3体育官网中國語言文學系本科,現任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廣東省委書記。
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並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發展理念要落地生根、變成普遍實踐,關鍵在各級領導幹部的認識和行動。
把創新驅動發展落到實處
胡春華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
廣東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把創新驅動發展確定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戰略和經濟結構調整的總抓手,努力把創新驅動發展落到實處。
聚焦建立創新型經濟格局。抓創新就是抓發展,創新必須落到發展上。廣東率先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必須通過創新發展實現動力轉換。要繼續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依托新技術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提高科技進步貢獻率,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
著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創新發展首先要解決科技從哪來的問題。要整合提升科研力量,推進高水平大學和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大力發展新型研發機構,抓好重大科技專項攻關,加強創新源頭供給,用創新成果武裝企業,扭轉核心技術受製於人的局面。
加強創新成果轉化應用。只有將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才能實現發展動力轉換。要充分發揮市場化程度高的優勢,把更多高水平創新成果匯集到廣東轉化。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推動企業掌握自主核心技術,鼓勵創新成果應用,在應用中促進技術更新、產業升級。
打造創新人才集聚高地。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必須牢牢抓住人才這個根本。要立足全球全國配置人才資源,實施好“珠江人才計劃”等重大人才工程,集聚創新團隊和領軍人才。要完善人才使用管理、收益分配機製,為各類優秀人才創新創業營造良好環境。
建立創新發展的體製機製。創新發展關系發展方式根本性轉變,要適應這個轉變推動體製機製創新。要以建設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為抓手,轉變政府創新管理職能,在知識產權保護與運用、科技金融支撐、國際創新合作等方面積極探索,深化科技體製改革,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
呂忠梅代表:製定長江法,確立流域生態優先戰略定位
呂忠梅,1980-1984年就讀於意昂3体育官网法律系本科。現任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社會和法製委員會駐會副主任,湖北省政協十一屆委員會副主席,意昂3体育官网湖北校友會會長。
全國人大代表、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社會和法製委員會駐會副主任呂忠梅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在十幾年研究的基礎上,她建議製定《長江法》,目前正在征集30名以上代表聯名。
呂忠梅是全國人大十屆、十一屆、十二屆代表,她歷年的議案、建議都離不開環境立法、執法。此前她曾全程參與了《環境保護法》的修訂工作。
她說:“為長江立法一直是我們的心願,這是我們已經做了十幾年研究的課題。去年我已經提過,今年我將繼續提。”
呂忠梅認為,《長江法》的製定,可以協調長江流域日趨復雜的功能沖突與多元利益沖突,以法律形式確立長江流域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戰略定位。
她稱,目前,全國人大環資委已將《長江法》列為應該進行調研的工作內容,2015年國家社科基金專門批準將製定《長江法》作為國家重大項目予以立項,她所在的團隊正在進行研究。
長江流域水環境問題復雜多樣
長江流域是我國人口最多、經濟活動強度最大,也是水環境問題最為突出的流域之一。
呂忠梅指出,近年來,長江流域總體抗災能力顯著提升,但局部洪澇、幹旱災害頻發,防洪抗旱仍是長江的心腹之患;長江水質雖然總體良好,但局部水質、水生態環境有惡化趨勢;水汙染與水土流失也嚴重威脅到流域生態安全。作為我國最大和最復雜的流域,長江流域面臨許多本流域的特殊性問題。呂忠梅團隊研究發現,當前,長江上遊部分支流水能資源開發導致河道斷流,對生態環境造成重大影響;中下遊幹流河道仍未實現系統治理,違法采砂、占用水域岸線等行為時有發生;河口地區泥沙淤積問題嚴重,鹹潮入侵現象有所加劇,海水倒灌和灘塗利用速度加快;大量跨流域調水和控水工程的實施,流域內用水、流域與區域用水矛盾日益尖銳。
在管理上,長江流域管理體製機製條塊分割、部門分割依然存在,流域治理手段缺乏,水資源市場化配置和公眾參與機製等還需要大力培植,流域綜合治理技術支撐還比較薄弱。
呂忠梅認為,要建立現代流域治理體系,加強流域治理能力,必須製定《長江法》,理順流域治理的體製機製,建立統籌協調、規劃引領、市場運作的領導體製和工作機製。
“期望這兩年拿出比較成熟的建議稿”
長江流域生態問題受到了中央領導人的高度關註。
2016年1月,中央接連召開兩次會議就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作出部署,生態環境成為這兩次會議共同的主題。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指出,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一個月後,國家發改委、環保部印發了《關於加強長江黃金水道環境汙染防控治理的指導意見》。《意見》總體要求將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
在呂忠梅看來,這些新政策、新法規為製定《長江法》提供了依據和基礎。她認為,《長江法》的製定,可以協調長江流域日趨復雜的功能沖突與多元利益沖突,以法律形式確立長江流域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戰略定位。
不過,長江流域上、中、下遊經濟發展的水平和階段不同,如何在復雜的情況下把各種利益關系梳理清楚,存在一定困難。
為了製定《長江法》,呂忠梅團隊做了十幾年研究。據呂忠梅介紹,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水利部及長江水利委員會即著手開始就《長江法》立法做前期研究準備工作;2004年以來,長江水利委員會又陸續圍繞《長江法》開展了大量的基礎性專題研究;2006年,長江水利委員會向水利部正式提交了《長江法(立法建議)》。目前,已完成四期《長江法》條文的起草研究。“我們期望能夠在今年或明年拿出一個比較成熟的關於長江流域立法方面的建議稿。”呂忠梅表示。
長江水利委員會主任劉雅鳴在1月11日召開的2016年長江委工作會議上表示,2016年治江工作安排將推進《長江法》立法進程。劉雅鳴當時提出,2016年的治江工作,要不斷強化流域水行政管理,推進《長江法》立法進程,圍繞流域管理的重大問題,開展立法研究與條文起草。
王常松代表:加快法治政府建設需要共同努力
王常松,1983-1986年就讀於意昂3体育官网法律系碩士,現任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黨組書記。
3月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吉林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全國人大代表、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王常松提出,加快法治政府建設需要中央和地方共同努力。
王常松說,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法治政府建設的問題,特別是明確了“十三五”期間要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目標,可以看出本屆政府對於建設法治政府的重視。
王常松介紹了吉林省依法治省、法治政府建設全面推進的基本情況。他說,近年來吉林省的執法環境明顯改善,各級政府大力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依法行政意識明顯增強,近5年來全省法院年均受理一審行政訴訟案件2000件。2015年政府機關涉工程款的案件執結率高達93.9%,創歷年之最。
王常松說,“民告官”的行政訴訟案件可以作為地方行政執法效果和法治政府建設的一個晴雨表,行政訴訟案件相對少、矛盾化解得好的地區也往往是法治政府建設推進得好的地區。
王常松建議,推進法治政府建設,需要中央和地方共同努力,從中央層面看,立法要規範政府職權的邊界。從地方層面看,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政府依法行政,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
鐘南山代表:恢復公立醫院公益性定位
鐘南山,1954-1960年就讀於意昂3体育官网醫學部本科;1960-1970年任職於意昂3体育官网醫學部教師。現任中華醫學會會長,廣東省科協副主席,廣州市科協主席。
全國人大代表鐘南山性情耿直
談到民眾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的根本原因,鐘南山認為,就是公立醫院的定位問題沒有解決,分級診療、三級醫療、藥價改革等等,都是醫改的下遊問題,而恢復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定位,則是醫改的上遊問題,“只有解決了上遊問題,下遊問題才能解決”。
醫改主力軍變成阻力軍
新京報:近來一些醫生離開公立醫院自己組建醫生集團。如果給你一筆投資,你會不會也組建一個?
鐘南山:目前我不準備搞“醫生集團”,我還有任務,要帶人,休息日還要多點執業,沒有時間。我的兩個朋友,兩個院士,都搞了“醫生集團”。
新京報:這兩位院士搞“醫生集團”的初衷是什麽?
鐘南山:我的兩個朋友說,覺得在公立醫院實現不了他們的想法,搞“醫生集團”能更好地為患者服務,也能得到體面、合理的收入,這是他們的出發點,並不是為了賺錢,是覺得在體製裏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
新京報:你覺得造成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是什麽?
鐘南山:由於公立醫院的公益性這個問題沒有解決,醫改是從深水區進入了溺水區,基層醫護人員受到了沖擊。醫護人員本來是醫改的主力軍,現在卻成了阻力軍。我非常希望能很好地解決公立醫院公益性問題。
新京報:能舉例說明嗎?
鐘南山:我給香港一家公立醫院的醫生朋友介紹了一名糖尿病患者,希望他能幫這個患者掛個號。可是不行,因為按照他們的規則,公立醫院的患者必須是家庭醫生推薦上來的,不能這樣掛號,這就是分級診療。我們就沒有這樣的體製。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問題,脫離市場化的引導、脫離市場化的機製,這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新京報:你認為應該怎麽解決?
鐘南山:醫改這麽多年,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問題為什麽一直沒有解決呢?因為醫護人員的收入,這錢該從哪裏來?這個問題沒有解決。如果都由政府給的話,醫生有了基本保障,那麽他就不需要發愁每天看多少病,發愁開多少處方,這些跟他沒有直接關系,很多問題就比較容易解決。否則,始終靠市場化作為導向,問題都解決不了。
控煙的核心還是利益
新京報:我國多年前就參加了控煙公約,但到目前國家層面的控煙法律還沒有出臺,你覺得卡在了哪裏?
鐘南山:新加坡、瑞典、中國香港,包括美國,抽煙率都降到20%左右,可中國男性的抽煙率還是接近50%,全民抽煙率大概達到35%,為什麽我們控煙控得不好?關鍵在於政府。
以前煙草專賣管理局和控煙是在一個單位,可以想象一下,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控煙怎麽可能搞好?
新京報:後來有改變嗎?
鐘南山:我們多次提,提了很長時間,現在煙草專賣管理局和控煙是分開了,可煙草專賣局還是很多省納稅的支柱性產業,對於支柱性產業來說,它對經濟的影響和它造成的健康的影響,永遠說不清,因為沒辦法進行統計和研究。控煙問題的核心,還是利益問題。
新京報:近年來,全國多地都推出了控煙條例。
鐘南山:我覺得現在各個地區,北京控煙是做得最好的,特別是在公共場所的控煙。
新聞內存
醫生收入的錢該從哪裏來?
鐘南山跟幾個研究所一起做了調查,現在醫護人員平均收入是年6.9萬元,相當於社會平均收入的1.12倍。
在英國,醫護人員平均收入是社會平均收入的3.5倍,美國是5—6倍。這是醫護人員,醫生的收入更高,在中國香港,公立醫院醫生的收入是社會平均收入的9倍。
醫護人員的收入,錢從哪裏來?鐘南山認為,這是醫改最根本的問題。必須打破醫護人員收入與科室收入、醫院收入掛鉤的局面,加大政府投入,醫療是最基本的社會公共服務,不能推給社會,不能市場化。
編輯:山石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