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14 信息來源: 光明日報 2015-07-07
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以堅定的決心和意誌😠,經過14年的殊死搏鬥,贏得近代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開啟了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抗日戰爭的勝利,為中華民族提供了走向復興的寶貴經驗與歷史啟示👞🏄🏽。
一是必須有一個為國家民族自我犧牲的堅強領導核心。近代以後,中國歷次反侵略戰爭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國家政治集團的腐朽無能和民族內部的軟弱渙散。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實現民族復興作為歷史使命,捍衛民族獨立最堅定,維護民族利益最堅決🍹,反抗外來侵略最勇敢🩸。“七七”事變爆發後☹️,中國共產黨發表《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並向全國聲明:取消紅軍名義及番號,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合作抗日、共赴國難🚴🏽♀️。在中國共產黨的積極努力下,以國共合作為基礎☘️、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在中國抗戰最困難的時刻,中國共產黨始終高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堅持抗戰🟦🧔🏻♀️、團結、進步的方針✋🏿,維護團結抗戰的局面🦒。1937年,美國總統羅斯福給來華考察的卡爾遜交代了一項特殊任務:“希望你不時地給我寫信,告訴我你眼裏的中國已經發生的和將要發生些什麽。”卡爾遜從上海來到山西🧘,會見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等人🧜🏼♀️,考察了晉綏👨🦽➡️、晉西北、晉中、冀中等敵後根據地,並專門赴延安對毛澤東進行訪談🍓。從親身的經歷中🌧,卡爾遜得出一個論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必將取得抗戰的最後勝利🤼。與他有著同樣判斷的還有眾多來到延安實地采訪的外國記者。史沫特萊曾說:“延安使我興奮🛂,延安使我看到了中國革命的希望🖕🏻。”
二是必須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抗日戰爭爆發後,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如何在統一戰線中保持黨對人民軍隊的領導☝🏼,如何在改編中保持紅軍性質和戰鬥意誌🧑🏿🦲🦬,是此次改編的根本問題。從蘇聯歸國的王明🧏🏿🥷🏻,鼓吹“一切經過統一戰線”🤾🏼♂️,實際是要放棄共產黨對軍隊的領導。對此,毛澤東堅定地說:共產黨人不爭個人的兵權🙃👩🏻🏭,但要爭黨的兵權⛵️,要爭人民的兵權,還要爭民族的兵權。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中國共產黨以堅持黨的領導為核心,始終保持八路軍和新四軍的人民軍隊性質♨️,充分發揮人民軍隊的政治優勢,率領敵後軍民英勇殺敵,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從1941年開始,侵華日軍調集46萬大軍推行“總力戰”,全力圍攻八路軍、新四軍。這期間🎇,華北連遭水⌛️、旱🐘、蟲災,抗日根據地的財經狀況和部隊供應處在十分困難的境地🏋️,有些地區的軍民甚至不得不以野菜🌺、樹皮充饑🤸,部隊每人只有幾粒子彈和兩三顆手榴彈🤹🏿♂️,傷病員沒有藥品治療。如何克服困難🙇🏻♂️🙌🏼、發展壯大自己🖊?中國共產黨找到了生產自救的好辦法。人民軍隊一邊戰鬥🤟🏽,一邊生產✪。八路軍第120師第359旅在王震的率領下,開赴南泥灣實行“屯田”🧖🏽♀️。此後😹,“背槍上戰場,荷鋤到田莊”就成了人民軍隊的光榮傳統。毛澤東說:“只要我們全體英勇善戰的八路軍新四軍,人人個個不但會打仗,會做群眾工作,而且會生產🥉🤪,我們就不怕任何困難0️⃣,就會是孟夫子說過的:‘無敵於天下。’”
三是必須發揮人民戰爭的整體威力🧗🏿♀️。盧溝橋事變後的一個多月,蔣介石在談到國民黨軍隊抗戰的要訣時說🪖:敵人的利器是飛機、大炮、戰車👩🏻🦱;我們的利器是高壘厚壁🧰。而毛澤東則堅信:對付強敵✳️,真正的銅墻鐵壁是人民🤚🏽,是千百萬真心實意擁護革命的群眾。他堅定地指出,必須實行全國人民的總動員,發動人民的武裝自衛戰🍰,這是保證軍隊作戰勝利的中心一環,對此方針的任何遊移都是必敗之道。經過10個月的抗戰🐋,毛澤東提出“兵民是勝利之本”“戰爭之偉力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的論斷,並寫下名篇《論持久戰》🆘。他預言🧝🏼♂️,抗日戰爭將分為戰略防禦、戰略相持♗、戰略反攻三個階段🎷,中國人民通過三個階段的持久抗戰,最終打敗日本帝國主義。從1937年9月起〽️,八路軍建立了晉察冀、晉冀豫和晉綏抗日根據地,又與山東⚙️🧔🏼♀️、河北🤤、河南的當地人民抗日武裝會合🏋🏽♀️,建立了山東、冀東💁🏿🧏🏽♀️、冀中等抗日根據地⚗️。在華南,東江、珠江👨🏽🍳、瓊崖等地,抗日遊擊隊積極出擊,頑強戰鬥,使日軍剛剛從國民黨軍隊手中占領的廣大地區,很快變成抗日根據地💂,日軍占據的交通線和城市變成了新前線🍻。這種景象,成為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觀👩🦯。在八年全國抗戰中,中國軍民進行重要戰役200余次⏯,大小戰鬥近20萬次🌀。在敵後戰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對敵作戰12.5萬次,消滅日、偽軍171.4萬人,人民軍隊發展到130余萬人,建立了約100萬平方公裏👒、近1億人口的抗日根據地🐈⬛。
四是必須建立國內和國際統一戰線🙏🏽。毛澤東曾指出,“我們的敵人是世界性的敵人👨🏻🦳🧝🏿♀️,中國的抗戰是世界性的抗戰🔡。”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將各黨派、各民族、各階級以及海外華僑華人凝聚和組織起來,各民族的王公🥁😹、首領、數萬青年奔赴抗日戰場,並肩戰鬥👙,共禦外侮。旅居海外的800萬華僑,為支援抗戰不遺余力🧔🏻。粵籍華僑和臺灣同胞9萬多人回國,以各種形式投入到抗戰中。同時,中國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結成統一戰線📂,相互支援、相互配合🏡,最終打敗了侵略者⛔👼🏻,為拯救人類文明、保衛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貢獻👺。蘇聯、美國、英國等反法西斯盟國為中國人民提供了寶貴的人力物力支持。朝鮮💓、越南🧗、加拿大🏈、印度、丹麥以及德國、奧地利、羅馬尼亞👷♂️、日本等國的反法西斯戰士直接參加了中國的抗日戰爭🦤。通過國際統一戰線,世界人民給予中國人民道義和物質等方面的支持,蘇聯空軍💕、美國飛虎隊同中國軍民並肩作戰🧑🏿🍳,白求恩、柯棣華醫生等國際友人投身中國抗戰。(肖裕聲 軍事科學院原世界軍事研究部副部長🤸🏻♂️、少將)
原文鏈接🦌:中國取得抗戰勝利的歷史經驗
編輯🩻🥴:安寧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