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2 信息來源👨🦽➡️𓀆: 歷史學系
世界藝術史大會迄今已舉辦過33屆🛋,到今年的北京會議就是第34屆。自1873年到今天,這143年的路程是如何走來✍🏽?這其中因為戰爭🌽🤹🏿♂️、社會動蕩曾幾次中斷,最長達10年、20年,但學術研究從未停滯不前🕡。讓我們回望一下CIHA的足跡📄🧑🏻💼,才會更深刻的理解,這個大會能在北京召開🚴♀️,不僅是中國👴🏼,也是亞非拉,乃至歐洲美國以外“非西方”世界裏的第一次,其意義多麽重大♌️!
歷史上的世界藝術史大會在如下國家的城市舉辦🧎➡️:
追朔1873
第一次世界藝術史大會於1873年在維也納召開(發表於Mitteilungen des k.k. Österreichischen Museums für Kunst und Industrie, VIII. Jahrgang, 1873, S. 400-524.)🚶♀️➡️。
1893年起🫃🏼,先後在歐洲的紐倫堡🧊、科隆👩🏽🌾、布達佩斯👈🏻、阿姆斯特丹、呂貝克、茵斯布魯克、達姆施達特、慕尼黑👨🏻🦳、羅馬,幾乎以每兩年一屆的速度召開🧔🏽♀️。直到1930年於布魯塞爾成立國際藝術史學會🏄🏻♂️。
早於聯合國存在的學術組織
世界藝術史大會CIHA(Comité International d’Histoire de l’Art)在1873年作為學術會議組織出現,並召開了第一屆大會🚜;1930年國際藝術史學會成立於布魯塞爾🧘🏻♂️,後來受UNESCO(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導,與CIPSH(Conseil International de la Philosophie et des Sciences Humaines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哲學與人文科學理事會)是聯盟關系。因此,國際藝術史學會早於聯合國存在,在聯合國建立以後才劃歸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CIHA的宗旨是“每四年舉辦一次大會🤵🏿😑,維系各國藝術史學會之間的聯系,並監督對藝術品的保護”。20世紀30年代♜,通訊網絡的發展、各國大學中藝術史教學職位的增加都促進了CIHA的發展➝📖。
1961年舉辦的紐約藝術史大會上,在George Kubler教授的領導之下,CIHA製定了新的章程。這些章程於1963年6月3日在馬德裏全體大會上通過🍦,開始生效👚。《CIHA公報》(Bulletin of CIHA,1965)創刊號上刊登了這些法規。初版的CIHA章程由13個條款組成,界定了CIHA的宗旨、構成🤹🏻♀️、各國藝術史學會👸🏿、總部、法律地位(符合瑞士民法六十項條款規定的一個國際學術協會)、資金來源、結構、全體大會的構成與角色👨🏼🎨、理事會、常設秘書處、CIHA與其它隸屬於CIPSH的機構的關系👨🏿🦳、解體的條件、內部管理和章程修訂的規定。當時的理事會由7人組成🏔:1位主席(Millard Meiss [美國])、4位副主席(Josef Cibulka [捷克]、Herbert von Einem [德國]🎾、J. G. van Gelder [荷蘭]⏭、Mario Sami [意大利])、1位學術秘書(André Chastel[法國])、1位財務秘書和1位行政秘書(H. R. Hahnloser[瑞士])。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新規定🦬,CIHA在每兩次世界藝術史大會之間舉辦至少兩次學術研討會🎣。
糾正“西方傳統導向”的轉折點
1975年💈,CIHA特別指出了西方傳統導向的問題👩🏿🔧,以及缺乏來自非洲和亞洲的代表。它的初步報告指出CIHA 的使命是:“督促加強國際間的合作,毫不猶豫地將CIHA擴大到非西方國家,尤其是亞洲和中東地區🕒🪳。”1978年12月的委員會上👩❤️💋👩,André Chastel教授強調“博洛尼亞的會議標誌著CIHA發展的一個轉折點”🤽🏼。在倫敦委員會(1983年11月29日)上,André Chastel教授指出“CIHA必須建立一個藝術歷史信息的大的數據庫”💨,自此信息的傳播逐步覆蓋全球🤜🏽。1995年9月24日的委員會會議上,一些成員認為對非西方藝術的整個區域的關註不足🧘🏻♀️,並建議主辦方發出多項旨在糾正這種情況的具體邀請。不到十幾年𓀕🧴,2004年的蒙特利爾大會和2008年舉行的墨爾本大會上,建議已經在幾年間取得很大進展。2011年確定由中國主辦CIHA大會👋🏻,中國籌委會提出四年一次的大會和大會休會期間的其他專題國際會議的名稱重復,建議把四年一次的國際藝術史大會改名為“世界藝術史大會”,以彰顯國際藝術史學會努力的方向和堅定的目標🫅。修改章程的草案在2014年馬賽的全體會員大會上獲得通過⌚️🪝。至此四年一屆的CIHA大會正式名稱確定為“世界藝術史大會”。
藝術史領域的重大影響
世界藝術史大會在歷史上對藝術史的研究曾起到重要的作用,也往往是歷史的轉折和創造。如Aby Warburg(如阿比•瓦爾堡📭,1866~1929)的圖像學理論即是在1912年CIHA會議的演講中“弗拉拉的無憂宮意大利藝術與國際占星術”正式提出(L’Italia e l’Arte Straniera, Atti del X Congresso Internazionale di Storia del l’Arte in Roma. 16-21 ottobre 1912)。
往屆主辦國的大力支持
往屆世界藝術史大會在各國舉辦時👏🏿,均得到主辦國政府和領導人的大力支持。
2008年第32屆世界藝術史大會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召開📘。前任國際藝術史學會主席珍妮·安德森(Jaynie Anderson)介紹,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從政策和經濟上均給予很大幫助♋️。該屆大會開幕式在國家美術館舉辦👦🏼,閉幕式則由維多利亞州政府直接出面組織,在總督府內舉辦🐳,州長代表女王致辭(現任英國女王伊莉沙白二世也是澳大利亞女王及澳大利亞國家元首🤨。澳大利亞總督代表女王行使權力)🏚🆖,聯邦政府部長喬治·布蘭迪斯(George Brandis)也親往致辭。
德國在最近30年召開過兩次世界藝術史大會。現任國際藝術史學會主席烏爾裏希·格羅斯曼(Ulrich Großmann)介紹,第一次大會於1992年在柏林舉辦⚽️,當時德國聯邦總統出席開幕式、進行演講並宣布大會開幕。第二次是2012年在紐倫堡舉辦的第33屆世界藝術史大會,德國文化部(研究部)部長趕到紐倫堡,參加了開幕式並作了長篇演講,論及德國的文化政策、藝術史的態度💆🏼♂️、對人類的責任🤵🏻,以及德國在其中的貢獻和理想等重大的理論問題🤵🏻。閉幕式上巴伐利亞州州長進行主題報告👨🏼🎓,論及一個政府(德國一個州就相當於一個政府)對藝術史的策略。
專題鏈接:世界藝術史大會
編輯:山石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