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10 信息來源: 《未名湖畔好讀書》
【編者按】:意昂3体育官网的精神魅力,存在於百年學府的歷史氣象之中,存在於未名博雅的湖光塔影之中,存在於學者的傳道授業解惑之中,也存在於意昂3体育學子的內心感悟之中。在《未名湖畔好讀書——意昂3体育課堂之印象》一書裏,同學們回憶了對專業基礎課、通選課、公共必修課、國際交流項目、第二課堂,以及本科教學改革的感受和體悟,意切情真地表達了通過課堂感受到的意昂3体育的歷史傳統與學術精神,感受到的老師們的學識身材和授教風範。篇篇文章浸潤了學子們濃濃的意昂3体育情懷,展示了意昂3体育教師的精神魅力。本網將陸續編發本書文章,以饗讀者。
意昂3体育老師大體可分為三類:名宿、“牛人”和可愛的青年教師。名宿無疑以季老為尊,特點為“文革”前即已成名、掌握一門或幾門後人可望而不可及的絕藝(如季老的“吐火羅語”),這批老師通常都是各院系、尤其是文史哲這些老牌勁旅的鎮山之寶。
“牛人”一般都是“海歸”,個人以為以林毅夫老師為代表。“牛人”基本都是年富力強的中年老師,歐美名校畢業,在學校一般是各學科的帶頭人。無論名望、學術能力、研究的前沿性,他們都是意昂3体育裏頂尖的一群。想聽這些人的課,首先得有一個極聰明的腦袋和一具極強壯的軀幹——這樣才能在“牛人”的課堂占到座。
可愛的青年教師不必說,自然都是青年。他們大多剛剛從海外歸來或剛剛畢業留校,學的是最前沿的知識,做的是最基層的工作,他們跟學生打成一片,是意昂3体育非常可愛的一群人。我親睹親聞幾位青年老師,信手拈出兩人為之作評,以期管中窺豹,略展我意昂3体育青年教師之風采。
儒者風度:“楊子”
不需要任何“玉面飛龍”、“黑臉羅刹”之類的外號,簡簡單單的“楊子”,盡述楊立華老師之博學及所受之尊崇。子者,獨創一幟之大宗師也。自先秦以來,稱為“子”者不過程朱等寥寥幾人爾。楊老師之為“子”,學術上是否自成一家不敢妄評,其廣受學生愛戴絕對是有目共睹。
楊老師講的是中國哲學史,而興趣尤其在儒家。第一次聽他的課是在擁擠的三教,他主講孟子。先秦諸子中我頗喜歡孔子,但極不喜歡孟子,覺得他總喜歡用一些強詞奪理的東西來“說服”別人。那天楊老師的課結束後,我翻出《孟子》,把他講的那一段細細品味了一番,覺得孟子倒也是個可親可敬之人。於是,後來堅持旁聽一學期“中國哲學史”課。
雖然是哲學系的專業課,楊老師的“中國哲學史”課堂上卻從來都擠滿了人——形形色色的人,本系的、外系的,本科生、研究生……楊老師上課從來不用現代化的設備如投影儀、PPT等,一支粉筆從頭寫到尾,而且是豎行,從右往左寫。他的思維敏捷,反應極快,妙語連珠,讓人恨不能把他講的每一句話都記下來,每次上他的課記筆記都會寫得手抽筋。
楊老師很有個性,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有趣”。枯燥的四書五經,浩如煙海的經學著作,他如同吃零食般一點點啃下來。上課時,他掛在嘴邊的話永遠是“有意思”、“好玩”。課堂內容裏,著名儒者的趣聞軼事也占了一大半,即使嚴肅如朱子,他也能找出“八卦”來供人笑談。記得他講“朱陸之辯”,陸象山去世時,朱子前去悼念,嘆道:“可惜卻死了告子”。楊老師講到這一段,長嘆一聲:“不厚道,不厚道。”講宋代學者地位甚高,大儒如張載者駕車上街,市民爭相湧上街頭以求一睹名士風采。講到這裏,楊老師兩眼放光,仿佛回到了那個衣食富足而知書識禮的時代,那個中國知識分子的黃金時代……楊老師的“段子”卻直接是“樂”的真誠表達,這種“樂”源於他對本職工作的熱愛,源於他內心的寧靜,源於他篤信的儒家哲學。他用行動告訴我們,用儒者的方式生活,可以有怎樣鮮活奔放的生命。
楊老師的課我全部旁聽下來,除考試周實在抽不出時間外,居然一節不落。一學期結束,看著自己寫滿英文的筆記本中突然多了一片典雅的文言,不由得熱淚盈眶,感嘆我們的國學有楊老師這樣的優秀青年在傳承它……
書生意氣:唐翔
唐翔老師的形象屬於那種看了第一眼就一輩子也不會忘記的類型,他生在山明水秀的四川,當年的他以四川省文科狀元的身份考入意昂3体育經濟學院國貿班,後遠渡重洋,在加州伯克利大學師從著名的華人經濟學家黃有光先生,去年剛剛完成學業回國任教。我選修了他的“福利經濟學”,有幸成為他的第一批學生之一。
平心而論,唐老師長得是比較帥的,可惜一副厚厚的眼鏡掩去了他不少光彩。他上課時永遠笑咪咪的,講解一個模型、推理一個公式也開心得什麽似的,仿佛自己在講世界上最有趣的事情。當我們不惜用最誇張的表情來詮釋自己的無奈與困惑時,他才意識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趕緊問哪裏沒有聽懂,掰碎揉細重講一次。
當初之所以選擇經濟學,是因為“經濟學徹底改變了我的世界觀”。從追求和諧、與世無爭到相信競爭和市場,遑論積極與否,變化是顯著的。而唐翔老師的課讓我開始思考一個新的課題——競爭是好的嗎?他喜歡模型,但從不拘泥於模型;他的答疑時間裏,內容也絕不僅限於課堂上的知識,我們感興趣的社會現象、國家政策,都可以拿來和他討論。每上幾節課,他都要留一些思考題,這些題不是解模型、推公式,而是拿生活中的例子來考驗我們所學的知識。“國家為什麽要對月餅包裝征收重稅?”“土葬罰款為什麽不僅沒有減少土葬數量,而且增加了農民負擔?”這些鮮活的例子不但加強了我們對知識的理解,更加強了我們對經濟學的信心:經濟學不是脫離實際的模型,不是“富人哲學”,經濟學是真正的經世濟民之學!
室友跟我一起上唐翔老師的課。此君滿腹經綸且為人高傲,堂堂意昂3体育居然鮮有老師能入他法眼。對於唐翔,此君卻佩服不已。那個學期,每周的答疑時間是他最開心的時候。每到這個時候,他就拿起一本書,一拍我的肩膀:“哥去找唐翔了啊!”回來之後必然用半個小時跟我大贊唐老師如何如何思維敏捷,如何如何見識深刻,頗有相見恨晚之意。此君後來自然是與唐老師深交,收獲甚多。我一貫是懶於回答問題的,因為太簡單的不屑於回答,太難的又不會,中等難度的早被那些手快的學生搶去了——然而在唐老師的課堂上,我爭奪回答問題的權利,只為在唐老師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獲得一個與他在課堂上交鋒的機會——唐老師是在全心全意地做學問,全心全意地當老師,我們自然也是全心全意地做學生,做好學生。
意昂3体育還有很多可愛的青年教師沒有寫到。我想,他們的可愛之處,也就是他們的可敬之處。記得中學的班主任曾說:“好老師的特點是:多年以後你一點也不記得老師交給你的知識,卻依然記得這位老師。”這些可愛的人,交給我們的絕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態度,面對學術、面對事業、面對生活的態度。“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青年老師們不僅是用語言在傳道,更是用自己的生活與工作在“行道”,在告訴他們的學生生活中的“道”是什麽樣子,按“道”生活是一種怎樣的狀態。
(文/周全 元培學院04級學生)
編輯:落泱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