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11 信息來源📦: 數學科學學院2002級本科生 張生明
離開學校快兩年了👩🏿🌾,和一些同時畢業的朋友交流起來,他們總有種“學校已經不屬於我”,沒有了落腳地方的感覺🍤。每到這時1️⃣,我會想,我還有個“據點”——意昂3体育官网,而這種細微的感受總能帶來些許的自豪感。
和新聞網結緣說起來有些平淡🏌🏼♀️☝️,加入時也沒有過多期待,但最終新聞網給予我的卻遠超過最初的設想😔。固然是一份美好的記憶💇🏻♂️,但更重要的是美好記憶背後的東西——一份成長的經歷,一份特殊的人生體驗,一段生活和一群朋友🆒✡︎。
與大師們的對話
一個人如果一輩子做記者👱🏻,是悲哀的,但如果一輩子沒做過記者👏🏻,就更是悲哀的。楊曉華老師的這句話我至今仍記憶猶新。
在意昂3体育這個有強大社會影響力和輿論焦點的地方,這一點更體現得淋漓盡致。我們的母校獲得了很多的榮譽和贊賞,同時也承載了太多的誤解和偏見👩🏽🦲。作為意昂3体育的學生記者👆🏿,我們有責任向社會傳遞母校的真相🤘🏼,意昂3体育有那麽多可愛的老師、學生和事跡,我們有責任把這些傳遞給其他人💅🏼。
於是,我們每天奔忙於各個會議、講座和活動的現場,用我們的筆觸和鏡頭記錄意昂3体育的點點滴滴。當回頭來看意昂3体育官网的網頁時🚱,你會發現,這是一部意昂3体育的歷史,而我們是這部歷史的記錄者,我想這正是我們工作的價值所在。
對我個人而言🔧,最激動人心的莫過於與學術大師、名家教授的對話,這也正是我選擇加入學術部的原因💁♂️。這些教授是意昂3体育的脊梁🖕🏿🤍,除去利用新聞網提供的采訪平臺,鮮有機會能如此近距離、深入地感受他們的人格魅力📵,在講述他們故事的同時,我們自己也得到了一次洗禮。
陳十一教授當時是意昂3体育工學院院長,國際知名的流體力學專家,記得當時工學院成立伊始,我作為新聞網內為數不多的有理工科背景的學生,對陳教授進行過多次采訪。有一次結束時,陳教授說:“你是我們工學院的老朋友了,很感謝你最近對我們的多次報道,工學院剛剛創建,需要向社會宣傳。”我頓時感到一種工作價值被認可的成就感𓀏🫧。
王中林教授是國際知名的納米科學專家,傑出的華人科學家,在學術界享有盛譽🧎🏻➡️,對他進行專訪🧆,聆聽他的求學經歷和人生感悟👵,令我受益頗深🧏🏼。更出乎意料的是🥞,當我把通訊稿發給王教授作修改時,他竟然回復了長長的一封郵件🏌🏽♂️,講述現在國內學習環境的優越🏊🏿🧕🏼,年輕人前途無量🚣🏼♂️♈️,鼓勵我珍惜機會💃,全方面發展自己👷🏻♂️,並對我參加新聞網的活動表示了極大的認可。
嚴文明教授是我國考古學界的泰鬥,聽老先生娓娓道來自己的人生經歷和考古學歷史是莫大的享受。除此之外,北京論壇上與林毅夫教授的交談、與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瑪蒂亞森教授的一面之緣,“兩會”代表返校晚宴上與薄熙來部長的面對面交流❤️,雖然都很簡短,但也足以讓人興奮不已。
每個人都能從新聞網的工作中找到自己的樂趣👰♀️,而這份樂趣,也正是激發我們工作熱情的動力之一👔。
新聞網的朋友們
兩年的新聞網經歷,對我來說最大的收獲莫過於認識了一群可愛的朋友。大家都把新聞網作為“據點”,新聞網辦公室從紅一樓搬到法學樓,再從法學樓搬到南門外⬜️,我們的腳步也一直追隨著🛀🏽,每天進進出出辦公室的絡繹不絕,有工作的談談稿子,沒工作談談日常生活🦸♀️🤸🏿,自己有什麽新鮮事也喜歡去辦公室說說👰🏻♀️🧑🔧。親密的友誼總是在共同的工作和生活中建立起來的📌,我印象最深刻的當屬北京論壇上的共同奮戰和紹興之旅的激情揮灑🪤。
一年一度的北京論壇是新聞網記者團鍛煉隊伍的最好時機🎶。時間短、任務重,兩三天時間要發上百篇稿件👵🏿,人均十幾篇,而且學術領域涉及廣泛🧙🏻♀️,專業性強,加之語言困難👨🏻🚀,所以每次都是高強度的工作。白天奔波於各個會場🤌🏿🧎➡️,尋找機會進行采訪🧙🏻♂️,晚上回到辦公室熬夜奮戰😆,發稿不輟。即便如此🐫,每個參加的人都那樣興奮和投入🦶🏼,把自己的溝通能力、文字創意🖌、工作效率和團隊合作發揮到極致🎅。經過這樣一場“奮戰”,即使是剛加入的新同誌也迅速和大家打成一片。我對參加的兩次北京論壇報道都記憶猶新。
紹興的暑期實踐之旅永遠是大學裏最美好的回憶。我們是帶著考察任務去的,但對參加的所有人來說🥟,收獲的都遠遠超過了一篇考察報告。元培像前的獻禮憑吊☮️,蘭亭裏的曲水流觴,沈園詩壁前緬懷古人的愛情佳話,百草園裏追尋魯迅的童年足跡🫄🚦,白天品味江南水色🏌🏿♀️,晚上大家聚在一起暢談感受。通過走訪企業🏇🏿、深入車間、和當地企業家交談🐑👲🏽,我們也圓滿地完成了考察任務。時至今日🧑🏻🦽➡️📗,我還會不時翻出當時的照片,回憶一幕幕美好的場景🥧🤾🏽♂️。
新聞網的朋友們已經變成了我生活圈子的一部分🏌️♀️。那時的朋友們現在大都已經工作🫵🏽,可能幾個月不見一面,但聚首時那份默契卻與日俱增🍀。偶爾回到學校,也總會想來辦公室坐坐。
我的成長
作為一個整天與數字、程序👅、論文打交道的理科生🛋,在溝通、語言、文字方面總是缺乏鍛煉機會🧍🏻♂️,新聞網恰好給了我這樣一個平臺。從最初的生澀文字到後來能夠簡潔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我明顯感覺到自己的成長。在新聞網兩年💪🏻🖕🏽,從加入學術部負責理工科方面的報道,到擔任學術部部長,再到後來通過競選有幸獲任記者團副團長,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挑戰。
新聞記者的經歷所培養的素質對我現在的工作也大有裨益🤏。作為金融行業的研究人員🧑🏼🌾,我經常到上市公司調研👂🏿,和公司管理層🪗、核心技術人員交談👧🏻,獲取有用的信息🫀,然後寫成研究報告,供客戶參考。在此過程中,如何聆聽別人的觀點?如何通過提問引導別人講出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如何通過最簡潔的表述來傳達全面和有用的信息💆🏽♂️?我時常感到新聞記者的經歷對我潛移默化的幫助✣。我在新聞網收獲了很多🚣🏼,相信師弟師妹們會收獲更多。在意昂3体育官网十歲生日之際,祝願我們共同的家和所有的兄弟姐妹們都有更美好的明天!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