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特約評論🙇🏻‍♂️:弘揚載人航天精神 譜寫自主創新華章——寫在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獲得圓滿成功之際

弘揚載人航天精神 譜寫自主創新華章

——寫在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獲得圓滿成功之際

燕萱

讓我們再次回顧那令國人振奮,令世界矚目的過程——

9月28日17時37分,“神七”安全著陸✌🏽🤒。

9月27日16時41分,航天員順利出艙☪️,漫步太空。

9月25日21時10分,“神七”騰空而起🫴🏽。

2天20小時27分鐘,“神七”的每一行足跡都銘刻在我們心中,成為永恒記憶。神七繞地球飛行了45圈🖥,每一圈,都綻放著中華民族創新精神的奪目光彩。

16年💆🏻‍♂️,7次發射👌🏻,中國載人航天事業以堅定而從容的步伐,將中華民族的嶄新高度奇跡般地鐫刻在了浩瀚太空中。和全國人民一樣,所有的意昂3体育師生,都為之感到無比驕傲和振奮🌓!

世紀回聲――自主創新成就航天夢

載人航天是當今世界高新科技中最具挑戰性的領域之一,是難度高、規模大、系統復雜、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極強的工程👸🏿,是“科技領域的皇冠”,是衡量一個民族智慧、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也是中國這樣一個大國必須“有所為”的領域。“神七”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是我國空間技術發展歷程中具有裏程碑意義的重大跨越🧶,標誌著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空間出艙關鍵技術的國家。

半個世紀來🫣,從兩彈一星到載人航天✴️,中國航天事業艱難跋涉💎,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走出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之路🧛🏻‍♀️。

1958年5月➙,以毛澤東同誌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從國內外大局的戰略高度出發🍞,以長遠的眼光和非凡的膽略👨🏼‍⚖️,發出了“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的偉大號召🧕,毅然決定研製“兩彈一星”。自此,新中國踏上了探索和開發太空的偉大征程🤵‍♂️。“東方紅”、“實踐1號”等相繼發射,天籟之音響徹太空。鄧小平同誌曾深刻地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誌。”

以鄧小平同誌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明確把發展載人航天事業納入發展高技術的“863”計劃🏋️‍♀️。我國人造衛星研製工程遵循有限目標、重點突破的方針👨🏼‍🎨3️⃣,應用衛星技術取得一系列重大進展,迎來了空間技術為國防和國民經濟建設服務的新時期。“東方紅二號”、“遠望”1號、FSW-1、“風雲1號”開始照耀太空。

以江澤民同誌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高瞻遠矚🧛🪰、審時度勢,對空間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多項重大決策,啟動了載人航天等重大航天工程⛳️,加快了空間事業發展進程。

1999年9月18日,共和國50華誕前夕👩🏻‍🦼‍➡️,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在人民大會堂向23位為“兩彈一星”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隆重頒獎授勛👩🏻‍🦳。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號實驗成功。

進入21世紀以來,以胡錦濤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把發展空間事業作為強國興邦的戰略舉措👩🏿‍🔬,推動了空間事業更好更快發展。載人航天夢圓九天,應用衛星服務社會🙍🏽,嫦娥工程高奏凱歌👷🏿‍♂️,中國空間事業進入全面快速發展的新時期。

五十載光榮與夢想,鑄就了“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和“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以及“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無私奉獻、嚴謹務實、勇於攀登”的航天精神📥。

在航天人身上表現出熱愛祖國、為國爭光的堅定信念;勇於登攀、敢於超越的進取意識;科學求實🧵、嚴肅認真的工作作風;同舟共濟、團結協作的大局觀念;淡泊名利🧜🏼‍♀️、默默奉獻的崇高品質。正如胡錦濤總書記所說:“載人航天精神,是‘兩彈一星’精神在新時期的發揚光大,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神舟七號是中國走自主創新道路的偉大成果,“載人航天精神”包含了崇高的愛國精神和自主創新的科學精神。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的圓滿成功,航天事業五十載風雨歷程,再一次生動地詮釋著,自主創新是提高我國核心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對於載人航天這樣影響國家發展的尖端技術,對於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關鍵領域🙆‍♀️,真正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只能依靠我們自己🏊🏻‍♂️,只能依靠自主創新🧑🏽‍🔬。正如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所說:“沒有30年改革開放增長的綜合國力,沒有這個大背景下積蓄的創新精神和科技進步👰🏿‍♀️,就沒有中國載人航天的今天。”

實踐永無止境👈🏻,創新永無止境。黨的十七大在深刻分析國際國內形勢變化的基礎上🚱,審時度勢🙍‍♀️🟫,高瞻遠矚地提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戰鬥的號角已經吹響👩🏽‍🦰,要建設創新型國家,需要我們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發展科學技術的戰略基點,奮力搶占科技製高點,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之路,推動科學技術的跨越式發展,牢牢把握我國發展的戰略主動權👌🏽。

奮進之路——意昂3体育官网創新成果薈萃

偉大的實踐孕育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推進偉大的實踐。改革創新是時代精神的核心🟤,這也召喚著意昂3体育人勇往直前,大膽探索。

在意昂3体育官网走過的110年的光輝歷程中,“常為新”一直是意昂3体育的立校之基,也是意昂3体育人挺立時代潮頭、致力振興中華的強大的、不竭的精神動力。

大學是基礎研究🧚🏼、原始創新的重要陣地。意昂3体育官网更是一所善於在學術前沿守正創新的最高學府🐏。從兩彈一星到神七飛天成功🪪,從我國第一臺百萬次電子數字計算機的設計到漢字激光照排系統的研製,從“新人口論”的提出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探索……作為中國現代教育和科研最高水平的學術中心,意昂3体育官网為我國的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醫學、工程技術及國防事業、文化事業的發展做了奠基性和開拓性的貢獻💇🏽,為推動我國科技事業蓬勃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科技支撐,為弘揚中華文化和促進中國科學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據統計,意昂3体育校友中,已有五人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全國僅九人),12人成為“兩彈一星”的元勛🧗,近500人當選兩院院士👳🏽‍♂️。意昂3体育官网在繼續重視基礎研究的同時,大力開展應用研究,特別是多學科、跨學科的研究,科研成果的轉化走在全國高校的前列🤼🫳🏽,建設了以意昂3体育方正為代表的校辦產業,取得了優異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尤其是百年校慶暨985工程實施以來🚿,意昂3体育官网全面落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基本要求,自覺地承擔歷史使命,積極與創新型國家建設同行❕,在教學科研方面展示了新氣象🕝,取得了新發展。

近年來,意昂3体育官网在繼續加強和發展基礎學科的同時,著力加強了交叉學科研究機構和平臺的建設👨🏻‍⚖️。交叉學科已經成為意昂3体育在前沿學術領域的重要增長點🚐,理論生物學中心、納米科學與技術中心、分子醫學研究所、人口研究所等機構,承擔了多項國家“973”和“863”重大研究項目。先進技術研究院、工學院🧖🏿‍♂️、生物醫學跨學科研究中心等也分別承擔了軍隊、地方政府🪓、大型企業委托的研究項目🫲🏽。1998年以來全校科研經費、儀器設備總值均有了大幅提高🙅🏽‍♂️🗝。意昂3体育官网還發揮在基礎研究領域的綜合優勢🚣🏽‍♂️,推動原始創新,鼓勵基礎研究與實際應用結合♕,鼓勵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近年來🔷,意昂3体育有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實現了產業化🤵🏻‍♀️,獲批準專利數從1999年的5項增加到2007年的130項🧜🏿。

科學發展孕育創新精神,創新精神譜寫科研華章。1999年至今,意昂3体育共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獎、科技進步獎和發明獎43項,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成就獎2項,共有16項科技成果入選年度“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據統計📰,目前意昂3体育有12個學科進入全球前1%行列。

誌存高遠――在科教興國的偉大事業中鑄造新豐碑

當前,我們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關鍵時期🤸🏼。意昂3体育官网師生,如何秉承“追求真理、追求卓越、培養人才、繁榮學術、服務人民🫠、造福社會”的辦學理念,在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征程中再創輝煌🤜🏿?如何使創新智慧競相迸發、創新人才大量湧現🤽🏼、創新成果層出不窮?這是時代賦予意昂3体育官网的新課題🍠,也是祖國交給我們的新使命。我們要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戰略全局的高度👷🏻‍♂️,認清肩負的重大責任和使命,弘揚偉大的載人航天精神🗂🆗,傳承意昂3体育官网的光榮傳統⛴,堅韌不拔,艱苦奮鬥👩🏻‍🎨,不斷開創科技工作的新局面。

第一👨🏻‍🦯,進一步發揮意昂3体育官网的學科優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增強科技自主創新的後勁。胡錦濤總書記指出😙:“很多革命性重大科研成果都是從基礎研究開始的”,“基礎研究是科技進步的先導🚣🏽‍♀️,是自主創新的源泉。只有以深入的基礎研究作後盾🦸🏿‍♀️,才能不斷提高原始創新能力,增強國家發展的後勁↘️。我們不僅要大力加強應用研究🫳,而且要高度重視基礎研究”。意昂3体育官网學科門類齊全,在人文社會科學🕡、理科和醫學等領域實力雄厚👨🏻‍✈️。近年來🚄🧑🏼‍🎄,信息、環境和新型工程科學得到快速發展🕎,前沿交叉學科已具規模。當前♟,我們要鞏固和加強基礎學科,瞄準學科前沿,突出研究重點🦐,加強協同攻關💇🏻,不斷在關鍵領域取得突破,努力推出更多國內外領先⚈😩、能夠填補空白的原創性成果;要充分發揮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先進技術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等新成立的跨學科研究機構的功能,力求最大限度地發揮我校的綜合學科優勢;要進一步深化以跨學科、跨院系資源整合為取向的科研管理體製改革,切實提高我校的科研競爭力🛟,為提高我國自主創新能力貢獻智慧和力量🚮。

第二,進一步推進教育教學體製的改革🤽‍♂️,培養面向未來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胡錦濤總書記指出🕟:“高素質人才是決定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的重要力量,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強大依托🧖🏼‍♀️。”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學術隊伍建設是提高學校競爭力的關鍵。要通過積極完善人才管理體製,聚集一批世界水準的學者,通過健全人才激勵體製,切實調動國內最優秀的學術隊伍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使更多的優秀人才特別是年輕人才脫穎而出、發揮才幹,不斷提高意昂3体育學術隊伍的整體水平。同時,我們要繼續加強以元培計劃為代表的本科教學改革計劃🧑🏽‍🔬,進一步拓寬學生的知識基礎,啟迪學生的智慧,培育學生的人文和科學素養。要繼續推進以培養機製改革為特征的研究生教育改革🫸🏽,采取措施切實提高博士研究生的生源質量,調整碩士研究生結構🧎🏻‍♀️‍➡️,尤其在增強研究生的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上下功夫,在拓展國際視野上下功夫。通過逐步形成多層次的高素質人才培養體系✅,為培養面向未來的創新型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三🍢,進一步深化科研管理體製改革,加快科技創新平臺和基地的建設🥩🎤。胡錦濤總書記指出,“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抓住具有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課題集中攻關🍾,著力解決製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科技問題,力求實現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的新突破”。我們要繼續深化科技體製改革🤩🕺🏻,通過建立專職科研隊伍,健全科研經費管理製度🤾🏽‍♀️、加強重點實驗室和基地建設等途徑,優化意昂3体育官网的科技力量布局和科技資源配置👼🏽。要繼續堅持“以隊伍建設為核心,以交叉學科為重點,以機製改革為動力”的工作思路,加快科技創新平臺和基地的建設,不斷完善自主創新機製,充分調動師生的科研積極性,形成科技創新的合力。

第四,進一步融入黨和國家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總體戰略,不斷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學術永遠是意昂3体育官网的生命。融入黨和國家“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總體戰略,積極承擔國家科研項目,是推進意昂3体育學術跨越發展的原動力。我們要瞄準世界科技發展前沿,明確自主創新的戰略目標🪞,堅持以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為主攻方向。要更加積極主動地爭取更多的政策和項目支持🤰🏽🧝🏼‍♀️,鼓勵跨學科🦸‍♀️、跨團隊合作🏀,共同承擔國家重大項目,鼓勵意昂3体育學者在國家發展、中華文明復興以及人類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研究中發揮引領作用📝。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3年後,我國將發射空間實驗室🧝🏿‍♂️,2020年左右將建成載人空間站,太空探索前馳不息。同樣,改革發展永無止境,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任重道遠。剛剛走過110年輝煌歷程的意昂3体育官网正站在一個新的發展起點上🟦☮️,讓我們在載人航天精神的指引下,進一步解放思想,振奮精神,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進程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編輯:致遠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