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人物
北京論壇歷年主旨發言人(國外)
北京論壇(2004) | 道格拉斯·諾斯 | 199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
杜維明 |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 | |
北京論壇(2005) | 亨特·羅林斯 | 美國康奈爾大學前校長 |
杜維明 |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 | |
瓦提姆 | 意大利都靈大學教授、哲學家 | |
北京論壇(2006) | 阿馬蒂亞·森 | 1998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
查琳·巴爾舍夫斯基 | 美國前貿易代表 | |
北京論壇(2007) | 羅伯特·安東尼·斯卡拉賓諾 | 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榮休教授 |
陳啟宗 | 亞洲協會副理事長、香港恒隆集團主席 | |
愛德華多·弗雷·魯伊斯·塔格萊 | 智利共和國前總統 | |
北京論壇(2008) | 哈裏·托馬斯·狄金森 | 英國皇家歷史協會、大英歷史學會副主席 |
默罕·穆那辛何 |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副主席 | |
小宮山宏 | 日本東京大學校長 | |
北京論壇(2009) | 肯尼斯·約瑟夫·阿羅 | 1972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
賽義德·侯賽因·納瑟 | 美國喬治 · 華盛頓大學教授、 傳統研究基金會主席 | |
彼得·喬希姆·卡贊斯坦 | 美國政治學會主席、 康奈爾大學教授 | |
北京論壇(2010) | 尤根·莫爾特曼 | 著名宗教哲學家、 德國圖賓根大學榮休教授 |
埃內斯托·塞迪略 | 墨西哥合眾國前總統、 美國耶魯大學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 | |
托尼·布萊爾 | 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信仰基金會創始人 | |
北京論壇(2011) | 羅伯特·貝拉 | 美國國家人文科學獎章獲得者、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榮休教授 |
羅傑·梅爾森 | 2007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 | |
克林·盧卡斯 | 牛津大學前校長、大英圖書館前主席 | |
北京論壇(2012) | 孔漢思 | 德國圖賓根大學榮休教授、世界倫理基金會創始人、主席 |
李·鮑林格 |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校長、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 |
亞當·羅伯茨 | 英國科學院院長、牛津大學榮休教授 | |
北京論壇(2013) | 馬凱碩 |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原新加坡常駐聯合國代表 |
馬爾科姆·格蘭特 | 倫敦大學學院校長、英國國家健康中心主席 | |
李侃如 |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資深研究員 | |
埃斯科·阿霍 | 哈佛肯尼迪學院高級研究員、芬蘭前總理 | |
北京論壇(2014) | Robert E. Lucas | 1995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 |
王賡武 |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主席、教授 | |
Nicholas B. Dirks | 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校長 | |
Amitai Etzioni | 美國前卡特政府高級顧問、喬治華盛頓大學國際關系教授 | |
北京論壇(2015) | 羅馬諾·普羅迪 | 全球合作基金會主席、歐洲委員會前主席、意大利前總理 |
柯偉林 | 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哈佛大學講席教授、哈佛中國基金主席 | |
斯帝文·鄧 | 英國政府國際發展部首席經濟學家、牛津大學教授 | |
北京論壇(2016) | 伊曼紐爾·沃勒斯坦 | 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 “世界體系”理論創始人 |
梅瑞克·格特勒 |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校長 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 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 | |
北京論壇(2017) | 彼得·諾蘭 | 劍橋大學耶穌學院中國中心主任 劍橋大學崇華中國發展榮休教授 劍橋大學發展研究中心創始主任 |
畢傑恩 | 洛杉磯加州大學校長 | |
弗拉基米爾·亞庫寧 | 文明對話研究院主席 “文明對話”世界公眾論壇創始主席 | |
北京論壇(2018) | 羅伯特·季默 | 美國芝加哥大學校長 |
五神真 | 日本東京大學校長 | |
傑西卡·羅森 | 英國牛津大學教授 | |
北京論壇(2019) | 溫德爾 · 瓦拉赫 | 美國耶魯大學生物倫理學跨學科中心主席 黑斯廷斯中心高級顧問 |
尤爾根 · 科卡 | 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歷史系榮休教授 德國柏林社會科學中心前主席 2011 年霍爾貝格獎獲得者 1992 年萊布尼茨獎獲得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