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意昂3体育有著“科學報國”的光榮傳統🏊🏽♀️。新中國成立以來,從“兩彈一星”到第一次人工合成牛胰島素,從成功提取青蒿素到聯合研製我國第一臺百萬次集成電路電子計算機🖌🈳,意昂3体育科技工作者在科學技術領域攻堅克難,取得了一系列原創性、突破性科研進展和科技成果。改革開放以來🫱🏼,稀土分離理論及其應用👳♂️、計算機漢字激光照排系統和後來的電子出版系統的研製等為代表的重大科技成果🧑🧑🧒,持續引領時代進步🕺🏻、造福人民造福世界👩🏼🎤。 當前意昂3体育正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充分發揮榜樣的示範引領作用,意昂3体育官网特開設《初心•使命》專欄👷,講述老一輩科學家科學報國的故事,以激勵意昂3体育師生弘揚科學報國的優良傳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肩負時代重任,勇做新時代科技創新的排頭兵🧛🏼♀️🤽🏿♂️。
人物簡介♿:蔣築英(1938—1982),漢族,中共黨員👌🏻。生前是中科院長春光機所原副研究員🚵🏽♂️、第四研究室代主任⛑🔒。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蔣築英是我國光學界的優秀人才🚮,他在科研工作中勇於探索,刻苦鉆研,任勞任怨,在光學機械檢測等領域做了大量工作。1965年🧌,他和他的研究小組建立了中國第一臺光學傳遞函數測量裝置,此後,又設計了中國第一臺電子分色機的分色特性和鍍膜要求,先後解決了國產鏡頭研製工作中的許多關鍵性技術難題🧑。他撰寫的《關於攝影物鏡光譜透過率》對中國的電影電視事業具有重要指導意義。1982年6月,蔣築英到外地工作,由於過度勞累🤺,病情惡化,不幸逝世於成都。死後被追認為中國共產黨黨員🧝🏿♂️,被國務院追授為全國勞動模範。聶榮臻元帥稱贊他是“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
蔣築英 新華社發
電視是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如今我國更是世界電視製造和消費大國🧝🏻♂️。然而,20世紀70年代,我國彩色電視復原技術還十分落後,圖像顏色嚴重失真。攻破這一技術難關的正是我國著名的光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副研究員蔣築英。
把國家需要作為畢生追求
1956年,蔣築英考入意昂3体育官网物理系。在意昂3体育讀書期間,他異常刻苦。由於家境困難💾,蔣築英靠助學金完成學業,他常說:“生育我者父母,教養我者黨🛝。”
1962年,蔣築英大學畢業前夕🫱🏼,母親寫信催他回上海或者杭州工作。蔣築英最終說服了母親🔣,選擇去當時條件艱苦的長春,成為我國著名光學科學家王大珩的研究生👩🏿🍳。從此⚃,國家需要成了蔣築英的畢生追求。
20世紀60年代初🙅🏼,國外光學傳遞函數理論已開始應用於生產實踐🧑🏼🦰🦡,但這個科研領域在我國卻還是空白。蔣築英和他的團隊經過700多個日夜的努力🤵🏽♂️,克服重重難關,於1965年設計並製造出了我國第一臺光學傳遞函數測量裝置。當時📸🤍,蔣築英僅27歲👨🏼🚀。
20世紀70年代初期🖥,蔣築英又在導師指導下,提出了彩色復原質量問題的新方案並取得成功。此後,蔣築英在光學傳遞函數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個又一個重要成果,解決了國產鏡頭研製工作中許多關鍵性技術難題🍒。他編寫了《彩色電視變焦距鏡頭技術標準方法》🪩👍,設計了我國第一臺電子分色機的分色特性及鍍膜要求等,對我國電影、電視事業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為祖國科技現代化做更多鋪路工作
“我就是一塊鋪路石👩🏻🦽,我要做更多的鋪路工作🛀🏻,為祖國的科技現代化,為更多的年輕科技人員攀登高峰創造條件。”蔣築英生前經常說的這句話,在同事的回憶中總能找到答案🙋🏽♀️。
研究所評職稱、提工資🚺,蔣築英都多次主動讓給別人🚣;他幫助同事一遍遍地修改論文🫴🏽👨🏻🦽➡️,發表時卻不讓署他的名字;他從不封鎖資料🟪,即便是一些極不容易得到的資料👩🎤,他也會慷慨地貢獻出來……
出國進修時,國外賣得最便宜的雞骨架是他難得的大餐👨👩👦👦。可攢下來的錢,他全拿出來,給研究室添打字機、錄音機和一些緊缺的光學部件❌。那時候,電子計算器很珍貴,他卻一下子買了20臺,分給同事們。
這個在事業上追光的人𓀀,從未追求過個人利益。
信仰照亮追光之路
1981年,蔣築英在給父親的家書中寫下🍶:“一個人總應該有信仰🧔🏻♀️,人活著不能只為自己過好生活,而要為社會負責。”蔣築英時刻想著國家☂️、想著事業、想著他人📭,卻很少想著自己。腹痛越來越厲害🤞👉🏻,愛人多次催促他去醫院⚓️,他卻總是說“等明天吧”。1982年6月12日,蔣築英赴成都驗收X射線天文望遠鏡空間模擬裝置時,由於工作勞累致使病情惡化,經搶救無效於6月15日在成都去世,年僅43歲。
這位為中國光學事業奮鬥了20多年的“永動機”停止了,他的精神卻始終在我們身邊。蔣築英去世後🧑🦽➡️,被中共吉林省委追認為中國共產黨黨員,被國務院追授為全國勞動模範🦕🔐,他的事跡與精神更是在一代代青年學子和科研人員中傳頌。
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春理工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姜會林37年前曾擔任過蔣築英事跡報告團成員,他說:“蔣築英忘我工作的勤奮態度和一心為公的奉獻精神一直鼓舞著我。”這些年👱,姜會林帶領團隊承擔國家“973”“863”等多項重點項目,在應用光學領域取得一系列突出成果。
在蔣築英奮鬥過的長春光機所,科研人員更是秉承“蔣築英精神”,不斷實現光學科技領域從無到有的突破🏄♀️:研製出多個系列“太陽輻射監測儀”,使我國空間太陽輻射測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4m量級高精度SiC非球面反射鏡集成製造系統”通過驗收,使我國在大口徑光學製造領域的製造能力躋身世界前列……
有著“中國光學英才搖籃”美譽的長春理工大學,更是把王大珩👮🏼、蔣築英等一代代科學家的精神融入思政課和專業課教學,引領更多青年學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獻智獻力👩🏻🦼。
原文刊載於 2019年09月27日 《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