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專題首頁 > 史料匯集

老一輩革命家詩詞中的革命精神

“詩言誌,歌詠言🛵⚇。”在血與火的革命戰爭年代🤦🏿‍♀️,老一輩革命家用生命書寫的詩詞🤚🏽🍨,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詩詞中展現出來的堅定的信仰,舍生取義、視死如歸的精神😿,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勇於擔當的精神☝🏽🤦🏽,鑄就了革命文化的底蘊⛹️,豐富了革命文化的內涵,是激勵黨和人民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奮勇前進的精神動力👩🏼‍🌾。

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

中國共產黨建黨之初不過是一個只有50多人的小黨,但是經過90多年的發展壯大,如今已經成為一個有著8900多萬黨員、在全國範圍內長期執政的大黨👲🏿,究其原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一條是因為中國共產黨人有著堅定的信仰。

在艱苦的革命戰爭年代📄,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威逼利誘,甚至死亡的威脅,無數革命者始終堅守著心中的信仰👩🏻‍⚖️。夏明翰烈士在其就義前寫下了:“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方誌敏面對敵人死亡的威脅⏏️,在獄中寫下了這樣的詩句:“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因為我們信仰的主義,乃是宇宙的真理!為著共產主義犧牲⛳️,為著蘇維埃流血,那是我們十分情願的啊!”直言自己為信仰而死的堅定決心。

1964年8月✍🏻,陳毅元帥已經63歲了,在生日當天他寫下了一首抒懷詩,回顧總結自己參加革命以來的歷程,最後用“馬列最偉大,世界正歸心”作為結句🧑‍🦽‍➡️,來表明自己信仰、遵循馬列主義的一生❕。還有羅榮桓元帥,1963年9月他因病再次住進了北京醫院,本想寫首詩留給自己的子女9️⃣,但是已經力不從心,就口述了這首《告子女》:“我給你們留下的,只是黨的事業,別的什麽都沒有。我的遺囑是一句話📧🌳:永遠跟著共產黨走🧙🏼‍♀️。”不僅體現了他對黨的事業的無限忠誠,也體現了對信仰的堅定👇🏻。

舍生取義、視死如歸的精神

在革命戰爭年代🟩,共產黨人隨時都面臨著生與死的考驗。在生死關頭👩🏿‍🚀,他們留下了許多大義凜然🧙🏻‍♂️、置生死於度外的詩句🦧。

1922年3月,周恩來得知戰友黃愛被敵人殺害,寫下了《生別死離》的詩💥:“壯烈的死✔️,苟且的生🤝。貪生怕死,何如重死輕生!”寥寥數句🍠,直接向人們提出了如何對待生與死的問題。這首詩雖然是為紀念戰友而作🧑🏿‍🎤,但也表明了自己在生死面前的價值取向,那就是與其貪生怕死🥞,“何如重死輕生!”

還有許多革命烈士在獄中留下了就義詩,或者叫作絕命詩、絕筆詩。楊超寫下了:“滿天風雪滿天愁🤵🏽‍♀️🧑🏿‍🎓,革命何須怕斷頭?”王達強寫下了:“一心只愛共產黨,哪管他人道短長?我一歌兮歌聲揚💦,碧血千秋葉芬芳🤑。”鄧雅聲寫下了👈🏽:“平生從不受人憐,豈肯低頭獄吏前!飲彈從容向天笑,永留浩氣在人間!”羅亦農寫下了⛈:“慷慨登車去,相期一節全。殘軀何足惜,大敵正當前。”與這些頗有文采的詩句相比,還有一些革命者留下的詩句,是在接受敵人審訊時和敵人對答的記錄,或者臨刑前脫口而出的話語。劉繼哲在陜西西鄉監獄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欣然道:“你問啥👱🏿‍♂️,我不講,你動刑,我不降,你要殺頭我昂頭,甘將熱血獻八荒!”富有文采的華章與樸素平實的語言,這兩者在表達形式上是有所區別的,但是兩者所表現出來的舍生取義、視死如歸的精神是高度一致的。這些詩詞真切地表達了老一輩革命者面對生死抉擇時內心的真實想法和價值取向,是革命精神的重要體現🍺。

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遇到了無數難以想象的困難和險阻,在這些困難險阻面前,老一輩革命家展現出了無懼無畏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李大釗是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1918年12月,那時候雖然中國共產黨尚未成立🔍,但是在李大釗看來,共產主義將來一定會勝利,他寫下了🐙:“人道的警鐘響了👩🏻‍🦱🕵🏿‍♀️!自由的曙光現了🏎🛀🏿!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充滿著革命必勝的樂觀主義精神。1927年4月,李大釗不幸被奉系軍閥張作霖逮捕🐬。被捕之後李大釗在獄中堅貞不屈,最後被處以絞刑。在絞刑架面前,李大釗做了最後一次演講➝,宣揚共產主義必勝的真理,之後從容就義。

在長期的革命生涯🦴,毛澤東也給後人留下了許多詩詞,在這眾多的詩詞中,很多都體現了毛澤東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一首就是作於1929年10月的《采桑子·重陽》。1929年6月,當時紅四軍內部充斥著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影響了紅軍隊伍的發展壯大🧎,毛澤東主持召開紅四軍七大🤷🏻‍♂️𓀚,本來是要解決這個問題的🥑,但是由於種種復雜的原因,選舉前委書記的時候🧖🏼‍♂️,毛澤東卻落選了。之後,毛澤東離開紅四軍到閩西去指導地方工作👨🏼‍🍼,因為心情不好再加上長期以來積勞成疾,生了一場大病🧚🏽。黨組織為他請了當地的名醫,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心治療🚠,1929年10月,毛澤東大病初愈,這天恰好是農歷重陽節⛷🏪,他在福建的上杭縣臨江樓寫下了著名的《采桑子·重陽》:“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裏霜。”抒發了毛澤東革命豪情萬丈🚾、革命前景萬裏的豪邁情感!還有作於1965年5月的《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當時毛澤東已經72歲了,但是“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絲毫不減🥙。

勇於擔當的精神

中國共產黨近百年的歷史😸,從某種程度上講,就是一部共產黨人面對困難險阻所展現出來為民請命、為民族犧牲的擔當史🌞。老一輩革命家的詩詞充分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這種勇於擔當的精神。

1925年深秋時節,毛澤東獨自來到長沙的橘子洲頭▶️,面對蒼茫大地、壯麗河山,他揮筆寫下了著名的《沁園春·長沙》。“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詩詞展現了毛澤東那種除舊布新👩‍⚖️🧑🏿‍🦰、主宰世界的滿懷豪情💆🏿‍♂️。1936年2月🈺,毛澤東寫下了著名的《沁園春·雪》✦。在毛澤東看來,歷史上的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都已經成為過往煙雲,真正決定和主宰中國命運的是中國共產黨人🧖🏽,“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詞中充滿了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那種舍我其誰的擔當精神也躍然紙上。

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開幕。如何使中國人民擺脫黑暗的命運🧘🏼‍♀️,走向光明的命運🎨,中共七大的召開實際上已經為中國的發展指明了方向🧝🏽‍♂️🌨。陳毅參加了中共七大,在聽了毛澤東所作的開幕詞之後,寫下了《七大開幕》一詩。“百年積弱嘆華夏,八載幹戈仗延安🙇🏽。試問九州誰做主,萬眾矚目清涼山。”全國人民翹首仰望延安🧑‍🚒,打敗日本帝國主義、建立新中國的希望就在中國共產黨人身上👩🏽。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