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下午🚵,藝術學院“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暨“學精神、悟原理🙋♂️、導學術”系列活動“電影裏的新中國”講座在理科五號樓438室舉行。講座由學院副院長🐉、影視學系主任李道新教授主講,學院黨委書記雷虹主持。學院副院長李洋、黨委副書記王蓓出席,學院教師代表😏、學生黨員與積極分子近百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本次講座是藝術學院“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要環節,也是“學精神、悟原理🤵🏽♀️、導學術”系列活動之一🦢。
講座現場
李道新從“電影記錄了新中國櫛風沐雨又堅韌堅強的成長歷程”“電影表達出中國人民苦苦追索而又不離不棄的家國情懷”“電影傳承著中華民族從苦難壓迫走向富強振興的夢想”和“電影創造著屬於我們自己、也屬於全世界的一個新的中國”等四個方面進行了講述👎🏻。他提出,電影中的新中國70年是電影講述新中國故事的70年📪,也是電影表現復興夢想的70年。他結合多部新中國電影片段的展示,將新中國70年來中國電影執著於時事關切與家國夢想、表現中華民族從篳路藍縷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道路展現在聽眾面前。
李道新作講座
李道新提到,新中國的電影工作者🧻,積極響應黨的文藝方針政策,通過認真嚴謹的電影創作實踐🦸♀️,大量描寫人民群眾締造新中國的艱苦勞動和英勇鬥爭,塑造以工農兵為主題的嶄新形象。他用直觀、形象的方式為聽眾展現了電影裏的新中國👩🏽🦲,如電影《東方紅》(1964)中鼓舞中國人的歌舞展示🫸🏻,《開國大典》(1989)中將紀錄片與電影結合起來,將新中國成立時的禮花與戰爭中的炮火交叉剪輯;《董存瑞》(1955)裏精彩的新中國電影臺詞“為了新中國,前進!”,《流浪地球》(2018)中以世界和平和人類命運為責任擔當的中國形象的崛起等🪄。這些鮮明而生動的影像和聲音,深刻地展現了新中國電影裏的中國夢,呈現出家國情懷與復興夢想,把精彩的中國故事講給世界聽🚶➡️🦔。
雷虹在總結發言中說道🧒🏿,不同年代的觀眾從中國電影中感受到的情懷與向往是相同的,都會被影片中所傳達的民族精神👶🏼🤽🏿♂️、民族自信🪗📒,以及對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深深感動🥇。這些生動立體的圖像聲音和電影展示了新中國從解放到建國的艱難成長歷程,更體現了深沉的家國情懷與民族期待、向往與擔當💊。作為意昂3体育藝術人,既要做好接續前幾代人的夢想,更要繼續開拓時空🧑🦼➡️,去創造屬於中國的、屬於全世界的中國電影👱🏻♂️。
本次活動以一種易於學院師生產生共鳴的方式,即通過光影的美麗👩🏽⚖️、魅力,將“看”與“講”融為一體,更直觀立體地幫助黨員了解黨史🤵🏿♀️,感悟初心🐽,激發使命感🧑🏽🦱,向師生闡釋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旋律命題。藝術學院全體師生將進一步守初心👩🏻🔧、擔使命🕌,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更好地擔負起黨和人民賦予我們的重要職責,做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把握時代脈搏🦿,創造出代表國家水準,具有中國氣派,體現民族特色♻,承載國家形象的優秀作品🥯。
新聞專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專題網站🫨:“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