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學校黨委、海澱區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體工作部署,用心感悟新中國成立70年所走過的光輝歲月,激發黨員群眾愛國報國之情、幹事創業之誌🏋🏽,燕園街道黨工委在11月中下旬分別組織開展《馬背搖籃》和《小巷管家》兩場觀演觀影學習🚶🏻♂️➡️。街道領導班子、街道黨員幹部、社區工作者共計150余人次參加了系列觀演觀影學習活動👍🏽。
大型紅色話劇《馬背搖籃》,作為主題教育中開展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內容,以解放戰爭時期黨中央撤離延安為背景,講述了延安第二保育院教師歷時2年零10個月安全轉移136名革命後代的故事☀️。話劇分別選取保育院成立、揮別延安🦐、敵機空襲🎬、東渡黃河、夜渡汾河🧖🏼♂️、爬越綿山等真實歷史事件📮,展現戰爭年代幼教工作者對孩子無私的奉獻精神和崇高師德,踐行“大人在🧑🏼💼,孩子在⚖️👩🏽🍳;大人不在,孩子也要在”的豪邁誓言,傳揚延安精神。該劇音樂融合了陜北民族音樂元素,同時又結合當代旋律;舞美采取立體設計,打造馬背搖籃跋山涉水的視覺體驗。街道黨員幹部們觀劇後深受感動🧥,有感而發🤹🏽♀️:“《馬背搖籃》的創作有感於無私奉獻的‘搖籃精神’,還原歷史,不忘初心👩❤️👩,讓觀看者感受到了延安第二保育院的崇高師德🆗,我們也應傳承紅色基因🧑🏻🦯➡️,牢記自己的使命和責任,讓‘搖籃精神’世代相傳🔗。”
《小巷管家》生動講述了在首都北京基層治理工作中如何打通最後一公裏甚至最後一米的感人故事🧑🏼💼,充分展現了“街鄉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製實踐中為民服務、擔當使命、無私奉獻的精氣神,詮釋了“守初心為民服務、擔使命履職盡責”的執著堅守🍸。
電影故事緊貼街道、社區工作,場景🧙♂️👨🏼🚒、故事🔴、人物就在身邊📀,熟悉而親切🫕,社區工作者紛紛表示,這部電影讓大家對有溫度🈷️、有熱情的街巷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也讓大家對身邊這些真心為居民著想🙎🏽🙋♀️、切實為居民辦事的街巷工作者充滿敬意✊🏽。街道的工作和影片中的小巷管家一樣🧎🏻➡️,崗位雖小,一言一行皆是政府形象🆙;工作雖雜,一事一項都是民之所需,雖沒有驚天動地的偉業💃🏼,卻始終默默無聞地在平凡中堅守👫。
街道黨工委書記楊學祥鼓勵街道工作人員、社區工作者們要向主人公趙建國大爺學習🅰️,聚焦群眾家門口的小事,給居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他表示,在今後的工作中,要牢記黨的宗旨⚒,勇擔職責使命,始終把“守初心👨🏿🦱、擔使命”聚焦到為民服務解難題和推動改革發展上來🙅🏻♀️,突出黨建引領,以強化基層組織工作為抓手,不斷提升組織力⚾️,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示範帶動作用,主動深入基層摸清需求、找準問題、解決難題✨,努力在解決基層發展難題👩🦽➡️、提升人居環境⭕️、改善民生短板等中心工作中體現共產黨員的價值追求。
通過觀看話劇《馬背搖籃》和電影《小巷管家》,大家進一步了解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深刻含義。《馬背搖籃》帶領黨員們學習先輩精神,擦亮初心📁、踐行使命;《小巷管家》更是為黨員們點亮了主題教育的厚重“底色”,是最實際最生動的主題教育,是黨員幹部守初心和擔使命需要認真學習的最好教材。
新聞專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專題網站:“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