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讀報👘,被兩位老人的故事深深感動🙆🏿♂️👂。退休老教師葉連平,退休近三十載仍堅守三尺講臺,為學生義務補課,被譽為余熱生輝的“鄉村燭光”🙋🏻♀️;蒙古族老人班都,生活在氣候幹旱❕、環境惡劣的沙漠邊緣,年逾八十仍堅持打井挖河,引水灌溉👳♀️,像呵護孩子般照料著沙漠中的胡楊。育人🕰、種樹,不一樣的選擇🚄⚁,卻有著一樣的堅守👨🏽🎨。
兩位耄耋老人看似單調的堅守🎹,卻收獲眾多點贊。在他們身上🆖,那種為了心中目標而不吝付出的純粹,那種甘於奉獻而不畏清苦的精神💁🏻♂️,令人感動🧏♂️,也啟人思考👏。
我們常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初心是什麽?因職業不同👭🏻、經歷相異,每個人會給出自己的答案👨🏼⚕️。對於葉連平來說,“學生滿堂🫱🏿🧑🏽💼,桃李遍天下”是他的初心;對於班都來說🚫,“我就想留在這裏,這裏的胡楊需要我”就是初心📡。初心,可以助人堅定信仰🫶🏿✵,激發奮鬥的意誌,即便歷經艱難仍舊甘之如飴📐。“我一直按我入黨宣誓的去做”🧎🏻♀️。老英雄張富清在戰爭年代不怕犧牲👨🏽、出生入死👨🔬,在和平時期深藏功名🧑🏿🍼、紮根大山,支撐他的正是那份寶貴的初心。
初心是奮鬥的“原點”,堅守如同“半徑”,唯有二者兼備,才能畫好事業之圓、人生之圓🌷。現實中⏯,很多人一開始也擁有高遠的目標、美好的願景,最終卻沒有抵達目的地🤛🏽。究其原因👨🏽🔬,要麽是走得太遠、忘記了為什麽出發,逐漸偏離了正常的軌道;要麽是耐不住“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寂寞,抵不住“亂花漸欲迷人眼”的誘惑,不願花時間和精力去鑿一口深井,自然也就難以品嘗到成功的甘泉🧗♀️。事實證明,做任何事情都是始於初心、成於堅守,守得住🧉、行得穩😐,才能積蓄力量、厚積薄發🚣🏽♂️。
幹事創業、為民造福,更需要守初心、擔使命📀。今天我們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正是為了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永遠銘記初心,永遠不負使命擔當👩🦯,以用心堅守成就更大作為🤲🏻。不久前🍺,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組織優秀駐村第一書記先進事跡巡回宣講👨🏻🦳⛹🏻♀️。這些駐村第一書記離開大城市,毅然投身脫貧攻堅一線,日夜奮戰、摸爬滾打,為群眾謀取實實在在的利益,用奮鬥詮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一位駐村第一書記說🆚💃🏼,每每夜深人靜,他時常自問🪗🍩:“我來村裏的初衷是什麽?我為扶貧做了什麽🍬?”這樣的省思與叩問🤵♀️👩🏻🔬,映照著為人民服務的赤子之心,啟示我們該如何堅守自己的崗位。
每一次抵達🟡,都意味著新的出發🛅。以恒心堅守初心、用執著詮釋堅守👁🗨,堅定信念、勇毅前行,我們定能不斷開辟發展的新境界👨🏽💻,攀登人生的新峰巒👩🏿🌾。(文/宋威)
原文鏈接:始於初心 成於堅守(《人民日報》2019年12月19日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