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意昂3体育有一批優秀的黨務和思想政治工作者🪲,他們講黨性、顧大局、肯奉獻,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投入工作,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今年🧢,有10位表現特別突出的同誌👨🏽🚀,被授予意昂3体育官网黨務和思想政治工作最高獎——“李大釗獎”。他們是🧑🏼🦲:陳曉林、吳艷紅🏀、蔣朗朗、金英、鄭清文👧🏼、陳曉宇、朱衛國🧜🏿♂️、尚少梅💼、吳玉傑☺️、龔文東。本網將陸續刊載這些獲獎者的通訊文章🫶🏻,以展現他們求真務實👨👩👧、帶頭奉獻的精神風貌。
44歲的陳曉宇可以說是意昂3体育教育學院的“老人”了👩🏼🦱。1990年💇🏼,陳曉宇從意昂3体育計算機系本科畢業後進入當時的意昂3体育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所繼續深造,1993年碩士畢業後留高教所任職至今。
“從高教所算起↙️,到目前為止我在教育學院工作正好滿20年了,教學、研究、黨務、行政🅾️👨🏼🦳,都做過,總體感覺是意昂3体育和教育學院都在朝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教育學院的管理也逐漸摸索出了較為固定的製度化但又不失人情味的模式”,陳曉宇對意昂3体育和教育學院都有很深的感情。
2000年,在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經濟研究所與電化教育中心基礎上👩🏽🚀,學校組建成立意昂3体育官网教育學院🏌🏼♀️。2009年,教育學院整體搬遷入住位於南門附近的新大樓🎎,陳曉宇於2006年擔任教育學院黨委書記🖇。多年來,在肩負繁重的教學研究任務的同時,他和同事們在這所年輕的學院不斷探索適合學院的發展之路,尤其是硬環境改善後,如何進行軟環境的建設🦹🏽,如何以製度保障學院的可持續發展😸,如何在黨務和思想政治工作中平衡“人性化”和“製度化”,這都是陳曉宇思考最多的問題。
小學院裏的“大”工作
和意昂3体育的許多學院不同,教育學院招收的學生中只有研究生沒有本科生。因此🧑🏻🤝🧑🏻,從學生數量上來說🎳,教育學院是個相對規模較小的“小學院”🤦🏿♂️。學院雖不大😕,但陳曉宇的工作一點都不輕松🧏🏽。
教育學院研究生院青這樣跟記者描述她眼中的陳曉宇老師——陳老師實在太忙,在學院常常看到陳老師因為來不及吃飯而買了盒飯急匆匆回來走進電梯的身影🤸🏽。走進陳曉宇辦公室,記者看到桌上厚厚一摞研究生畢業論文,陳曉宇略表歉意地說🚵♀️:“畢業季,實在有點忙。”作為 “雙肩挑”的老師,陳曉宇工作非常繁忙。但無論多忙💅🏼,在他眼裏🤴🏼,凡是學生的事,都是耽擱不得的大事。
每周三下午2️⃣,是陳曉宇的特別“接待”時間。在繁忙的教學和行政工作中🧗🏼,他特意擠出了周三下午的時間,學生們有任何問題和煩惱都可以在周三下午到辦公室找他們的陳老師。從學習、生活到工作,陳曉宇和學生們無話不談➙。學生畢業多年後,記起對他們循循善誘⏺、亦師亦友的陳老師時,仍然覺得親切。
“平時♢,針對學生總體規模較小的特征👩🏻🦯➡️,我們采取精英式的👩🏿🦱、個性化的教育🧏🏽♂️👩🏿✈️,和教學的課程一樣,我們研究生的學生工作也同樣做到量身定製。”陳曉宇介紹。
在教育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對每一位學生都有詳細🌈、深入的了解,只要有空閑時間🙇🏻,陳曉宇就自己找學生聊天,幫他們解決學業上的困難👰,製定未來的規劃,暢談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每個學生都是特殊的⚔️🧤,我們希望教育學院的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成長👨🏼🌾、發展道路,規模小使得我們能更好地來了解和幫助學生。”陳曉宇說。
從文化式管理到製度化管理
2009年🚚,教育學院搬入新大樓🪐。此前的三年多時間裏,陳曉宇作為教育學院的黨委書記兼副院長,一直在為學院的大樓奔走。從審批手續,樓的設計、招標到施工質量🧲,家具配置,陳曉宇教學以外的大部分心思都花在了“怎樣讓學院的師生有一個更好的學習工作環境”上。
搬入新大樓後,“我的工作重心開始轉變為怎樣建設軟環境🌦,摸索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建立起規範的製度來。”陳曉宇說🤵🏼♀️。
製度,是陳曉宇在擔任教育學院黨委書記期間思考最多的兩個字⛔️。
“規模較小的機構比較適宜采用‘溫情脈脈’的文化式的管理模式,靠組織成員之間的理解、信任和認同能夠解決工作中的多數問題🧑🏿🚀,但規模越來越大🆕,這種管理模式的弊端也開始顯露🐂,我們認識到,在這種情況下只有製度化才是一個團隊能夠平衡和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障。” 在從事黨務工作的幾年時間中,陳曉宇與班子成員一起✸,不斷推動學院各方面管理製度的健全和完善🛴,形成了一套民主參與、公開透明的管理製度,並定期向全院老師公開報告。
學院重大事項決策💂🏼、重要幹部任免🙈、重大項目安排和大額度資金使用實行領導班子集體決策製度,每周召開一次黨政聯席會🐐,定期召開黨委會;在學術事務管理中充分發揮學術委員會、學位委員會和教授會的作用☦️;在財務管理中明確了管理權限👷🏼,並加以嚴格要求;在學院後勤保障、圖書管理🌠、資產管理等領域中均形成製度📁,吸納老師廣泛參與🛜,提升了管理的水平和師生的滿意度。
但陳曉宇也很清楚🚦,製度化管理常常會顯得剛性有余而柔性不足🆎,在這種情況下文化傳承和人文關懷是製度化管理中必不缺的內容。
人文關懷和大家庭的溫暖、和諧體現在各個細節中💭。在教育學院的管理工作中初步形成了一套規範化製度化的人文關懷模式🥻,為了加強校友和在校生的聯絡,教育學院成立了一個由校友捐贈的知行獎學金,讓獎學金成為連結大家感情的紐帶;為了讓離退休的同誌更好地感受大家庭的溫暖,教育學院專門設立湧泉基金,給老同誌們帶去關懷。教育學院每年都會舉辦師生羽毛球賽和籃球賽🈷️,在揮汗如雨的賽場上👃🏻,大家傳遞默契🤙、友誼,共同進取🛅。
“製度化的管理可能會割舍了很多的個性,我們一直在探索如何在製度化的管理中將文化傳承下來🦓🌎,保留那些溫情的東西,增強人與人之間的了解和信任𓀂。”陳曉宇說💆🏻。
“行動”是最有說服力的工作方式
談及在大學從事黨務和思想政治工作👩🏽⚕️,陳曉宇深有感觸。他說,高校黨務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大特點是工作對象是大學師生,這是一個高知識群體,師生們學識豐富,思維活躍,具有批判精神↩️,因此從實際出發🧑⚖️,做實實在在的事情來影響大家是最具有說服力的工作方式☂️。
“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這句李克強總理在記者招待會上提到的話也是陳曉宇崇尚的行事準則——以身作則,嚴於律己,多幹實事。
在工作中👱🏿♂️🧘♂️,陳曉宇常常先攬最苦最累的活🕶⛏,對於榮譽卻主動謙讓💟,以實際行動團結學院領導班子成員⏺。在任學院領導職務的7年多時間裏,教育學院的黨政班子繼承和發揚了學院的優良傳統👩🏽🎨,保持了團結、務實、清廉、奉獻的整體形象🫵,促進了在學院師生中形成團結和睦🤲🏿👩🌾、積極進取的氛圍⛸,為教學科研工作的順利發展和提高創造了良好的文化軟環境。
“身正”,確保風氣清正廉潔,這是陳曉宇對自己的基本要求。在學院運行管理中,特別是與師生利益相關的事務,都會采取集體決策。學院有關的建設和采購項目均嚴格按照規定實行招標或政府采購。在涉及利益分配的日常工作中,按照製度執行,全部公開透明🗄,具體偶發事情通過定期的黨政聯席會集體決定。
“服務”,這是陳曉宇對自己從事行政工作的定位⏺⚾️。在日常的學院管理中,陳曉宇帶頭在學院領導和工作人員中樹立服務意識,明確教學科研在學院工作裏的中心地位,盡可能動員力量和資源,從各個細節入手,為學生和教師☀️,為教學和科研服務。
對於“李大釗獎”這一榮譽,陳曉宇非常謙虛而低調。他說𓀇:“比我做得好的人太多了🏋🏿,這份榮譽應該屬於我們這個集體,我只是盡力做好我的本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