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典型

沈正華: 用初心銘記歲月——我與意昂3体育圖書館一起成長

個人簡介:沈正華,1950年12月出生於江蘇常州,意昂3体育官网圖書館研究館員。1983年3月入職意昂3体育,歷任圖書館編目部、文科文獻信息中心、信息咨詢部和分館辦公室主任,2011年1月退休。主要從事圖書編目研究與管理工作。

沈正華在圖書館

出生在紅樓,成長在燕園,未名湖的柔波裏蕩漾著我童年的笑靨,博雅塔的晨曦裏掩映著我的青蔥歲月。如今圖書館所在之處,60年前是我啟蒙的殿堂——意昂3体育附小,這裏曾留下我們的琅琅書聲和歡歌笑語。我與意昂3体育的這一生情緣濃香似墨,溫婉綿長。

1983年3月,我從意昂3体育第一分校圖書館學系畢業,迎著燦爛的陽光,進入意昂3体育圖書館,開啟了我的職業生涯。之所以選擇意昂3体育圖書館,一是渴望在國內首屈一指的高校書城中感受文化的熏陶、實現人生的價值;二是追尋自己心中揮之不去的意昂3体育情結,循著從幼兒園、附小、附中到大學的腳印一路走下去。至2011年1月辦理退休手續,我在意昂3体育圖書館工作了28個年頭,在奉獻青春、智慧和汗水的同時,也收獲了知識、技能和友情。退休後,我一直被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CALIS)返聘,為高校聯機合作編目事業發揮余熱的同時,仍與圖書館有著割舍不斷的聯系。

作為意昂3体育圖書館人,親歷圖書館從傳統向現代的轉型、參與其中並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是我一生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這也為我留下許多美好的回憶。這段厚重的回憶不僅是我個人成長和奮鬥的經歷,也是意昂3体育圖書館砥礪前行的一個縮影。

拜師學技苦鉆研,人才梯隊顯優勢

到意昂3体育圖書館後,我被分配到編目部西文編目組。當時,意昂3体育圖書館面臨著人才青黃不接的局面,老同誌對我們這些具有專業背景的畢業生寄予厚望。

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西文編目員,打字是必須熟練掌握的基本功。入職的第一個月,我們每天都要抽出一小時練習打字。那時的打字機是個笨重的鐵家夥,遠不及計算機鍵盤輕便靈活,不僅手指擊鍵需要力度,左右手配合也十分重要。經過一個月總計20多個小時的練習,我終於可以做到盲打了。這只是掌握基本技能的入門小插曲,更系統的學習很快就開始了。

在手工作業階段,每周有半天時間部門全體人員要排讀者目錄卡片。排卡片不僅需要位置擺放精確,同時還要在排片過程中發現編目中出現的錯誤。這項工作不僅需要動腦,還需要手勁兒大。因為不少目錄櫃的鐵穿條已經變形,扭動它往往要借助老虎鉗,全憑手指的話半天不到就會磨出血泡來。如果一不小心弄翻了抽屜,抽屜中的所有卡片都要重新排序。

1983年8月,全國高等學校圖書館工作委員會秘書處和全國文獻工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第六分會共同舉辦了“西文圖書編目標準化和自動化研討會”,經過認真討論,與會者達成以下共識:在西文文獻著錄工作中應積極采用《英美編目條例(第2版)》(簡稱AACR2)等相關的國際標準,盡快編製我國的西文文獻著錄規則。

西文編目組的韓榮宇先生參加了研討會,他對我國西文編目的發展趨勢有清醒的認識。在他的帶領下,我們開始逐章通讀《英美編目條例(第2版)》的原文,韓先生利用每周半天的業務學習時間為我們耐心講解。韓先生不僅參與編寫《西文文獻著錄條例》,為AACR2的本土化作出了貢獻,而且率先在意昂3体育圖書館推廣采用AACR2標準,讓我們入館不久就跟上了國際編目界發展的步伐。後來韓先生和林明還參與了《國際標準書目著錄》(International Standard of Bibliographic Description,簡稱ISBD)第2版的翻譯工作。該標準剛剛出版,我們就開始系統學習,並且在卡片目錄環境下通過編製個人、團體及叢編名稱規範卡片,探索西文編目的“規範控製”。

記得有一次韓先生帶我們去書庫參觀,特地讓我們看了中德學會、中法大學以及美國新聞處遺留的大批西文書。那些書大多都未上架,東一堆西一堆地散放在書庫的水泥地上。(韓先生說這裏有不少寶貝,希望我們日後能把這批書盡快編目上架可以告慰韓先生的是這些在庫中積壓了幾十年的圖書現在均已被編目上架,並被作為特藏妥善保管。——作者註)當時韓先生來意昂3体育圖書館工作時間不長,但他熟悉圖書館工作(曾在清華大學圖書館工作),有過硬的外語功底,加上勤勉好學,短短幾年就從梁思莊副館長那裏取到了“真經”,把西文編目傳統繼承下來,並繼續發揚光大。

我們進館不久,韓先生親自為每位編目員製定了業務主攻方向,覆蓋了從著錄規則、分類標引、主題標引到規範控製的各個方面。數年之後,這種安排的成效得以顯現,圖書館形成了一支由老中青三代人組成的西文編目人才梯隊。1992年圖書館首次舉辦“國家教委文科文獻情報中心西文編目標準化研討班”時,不僅拿出了由意昂3体育圖書館編目部編寫的教材(《國家教委文科文獻情報中心西文編目標準化研討班講義》共兩冊,筆者獨自編寫下冊,並承擔為時一周的主題標引講課任務。——作者註)而且編寫人員還承擔了歷時兩周的課程講授任務。這樣的團隊陣容和高水平的業務培訓在國內西文編目界一炮打響,在之後的一段時間內,館領導把編目部視為培養業務骨幹和領導幹部的基地。

事業總是在傳承中前進發展。當年韓先生那一輩老圖書館人以自身淵博的學識、孜孜不倦的研究精神、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影響教育著我們,是我們進步成長的榜樣。

出國進修取真經,收獲滿滿載譽歸

1987年10月,我得到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的資助,到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進修。在那裏,我一邊在圖書館學院聽課,一邊在國際關系分館工作。當時加州大學九個分校的圖書館大多已開始計算機編目,這也是我出國進修的主攻目標。不巧的是,我所工作的分館尚未納入學校的圖書館自動化系統,日常業務仍停留在手工操作階段。我不甘心一年的寶貴時光就此虛度,但若脫離這個分館又無法向資助我的機構交代,看來只能另辟蹊徑。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認識了在美國三大書目機構之一——研究型圖書館組織(Research Library Group,簡稱RLG)專門從事計算機編目培訓的美籍華人戴瑋齡女士,於是我和她約定每隔一周從伯克利到山景城(Mountain View)與她共度周末。每次見面她都會借給我RLIN系統的培訓教材,在之後的兩周,工作及上課之余我抓緊時間研讀教材,兩周之後帶著讀完的教材和各種問題再去求教。就這樣經過幾個月的強化學習,我不僅基本了解了RLIN系統各個模塊的功能,還自學了USMARC格式。那時USMARC格式尚未實現一體化,在七種格式中,我重點學習了圖書和連續出版物兩種。戴瑋齡女士除了給我提供一對一的指導,還將我引薦給RLG各個部門的負責人,讓我有機會向他們學習,使我對圖書館自動化系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RLG總部只負責系統開發、數據庫維護和業務培訓,我所學到的書本知識亟須通過實踐得到鞏固提高。為此戴女士建議我在美國找個圖書館實習一段時間,並幫我聯系了紐約大學圖書館。這些經驗的積累在回國後都找到了用武之地,無論是參與本館自動化系統的開發、組織計算機編目的培訓,還是指導本館回溯編目,在美進修期間打下的業務基礎使我能從容面對、遊刃有余。

在美期間,我還到多家著名圖書館進行學術訪問,其中既有哈佛、耶魯、普林斯頓等高校研究型圖書館,也有國會圖書館和紐約公共圖書館;我也曾參加美國圖書館學會年會和美國東亞圖書館的年會。這些學術活動進一步開闊了我的眼界,使我結識了很多美國的圖書館界同人。

機會往往存在於不懈的努力之中。在美兩年的時光,我不敢有片刻虛度,不放棄任何學習提高的機會。正是這一點一滴的積累和持續不斷的努力,為我之後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發揮作用打下了堅實的業務基礎。

系統開發歷全程,啟動機編分步行

1989年10月,我回館後很快被任命為編目部主任,上崗後的第一項任務是配合自動化部開發本館系統。20世紀80年代中期,通過世行貸款,圖書館引進了一臺小型計算機(VAX-11/750),但一直未能使其真正發揮作用。1990年春節剛過,我參加了莊守經館長召開的一個小規模座談會,研究討論意昂3体育圖書館的自動化方案。會上有人主張利用微機以太網搭建本館的系統平臺,也有人主張利用VAX機開發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兩種意見爭執不下,館長點名要我表態。我闡明了自己的觀點:就意昂3体育圖書館的規模而言,以太網的方式是行不通的,與其把時間和經費投在這裏搞實驗,不如利用VAX機把編目和流通模塊先搞起來,這樣既能積累數據,又能擴大影響。我的建議很快得到采納,開發隊伍也即刻組建。

20世紀80年代後期,圖書館已經引進了BiblioFile光盤,自動化部也利用過美國國會圖書館的計算機磁帶檢索數據,部分同誌對USMARC格式有了初步了解。開發本館系統需要業務部門和編程人員充分溝通,提出功能需求、進行數據分析、確定框架結構、編製軟件程序、系統試運行及反復修改調試,每道工序都包含大量的工作。經過將近兩年的奮鬥,1992年意昂3体育圖書館自行開發的第一代圖書館系統最終投入使用了。在配合自動化部工作的同時,編目部的計算機編目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在推進——利用BiblioFile光盤套錄美國國會圖書館的編目數據並打印卡片,以ISO2709格式存儲數據。流通部則突擊編製了30萬條簡編數據,把201閱覽室的館藏全部納入系統進行計算機借還。

隨著意昂3体育圖書館自行開發自動化系統進程的推進,中文的計算機編目培訓也被提上日程。於是原來從事西文編目的熊光瑩老師轉崗,負責中文機編的培訓。系統開發完成後,中編人員均能適應新環境的要求,平穩實現了從手工編目向計算機編目的過渡。

我在任期間親歷系統開發的全過程,並代表編目部提出各種業務需求,完成了數不清的系統測試,組織安排人員培訓,每一步都留下了堅實的腳印。本館自行開發的PULAIS系統整整運行了十年,不僅積累了大批機編數據和館藏信息,更重要的是鍛煉和培養了一批業務骨幹,為之後系統更換及數據遷移奠定了基礎。

引進光盤數據庫,信息咨詢上新路

1993年10月我二次赴美回國後面臨崗位調整,館領導提供兩個崗位讓我挑選:文科文獻信息中心主任和圖書館辦公室主任。我認為自己更適合搞業務,便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前者。文科文獻信息中心當時下轄文理科的部分閱覽室。不久之後,圖書館機構調整,成立了信息咨詢部,我成為首任主任。

新成立的信息咨詢部在繼承傳統咨詢業務的同時,著力拓展新的服務內容和服務手段。光盤數據庫的迅猛發展和聯機檢索服務為信息服務插上了飛翔的翅膀,意昂3体育圖書館這時也開始購買光盤數據庫。引文數據庫(SCI和SSCI)的引進,使得原本依靠紙本工具書的手工查引改為光盤檢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隨著光盤數據庫的引進和推介,圖書館與院系師生的關系進一步密切,查新工作站開始掛牌,掛牌當年就獨立承接了校內老師提出的多項查新查引課題,自此結束了意昂3体育圖書館派人去中情所(1992年更名為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合作查新的歷史。

設備技術只是工具和方法,這些會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變化,但圖書館人為讀者服務的根本宗旨永遠不會改變。

中美攜手攻漢化,系統引進理念新

1998年百年校慶標誌著意昂3体育官网的發展邁上了一個新臺階,意昂3体育圖書館自行開發的圖書館系統無論硬件設施還是軟件設計都已無法滿足時代發展的要求。經過充分調研,圖書館和美國SIRSI公司簽署了購買Unicorn圖書館集成系統以及與其合作漢化的協議。1999年4月,在與美方簽約7個月項目卻一直處於擱淺狀態的情況下,館領導決定派技術骨幹去美國推動漢化工作的進展。

除了對該系統進行全面了解之外,每個人分工主抓一個方面,對口聯系美方有關人員,我主要負責編目模塊。我們到美國後首先向美方的編程人員介紹漢化的核心問題,即中文環境裏全面、精確、瀏覽三種檢索模式下操作指令如何執行,檢索結果如何呈現。經過兩天的溝通討論,雙方最終達成共識。

在編目模塊合作漢化的過程中,有幾項工作費時較多。第一,索書號瀏覽功能。由於圖書館中、西、日、俄圖書及期刊采用了多種排架體系均需進行個性化定製,國外系統原本定製的LC或DDC索書號排序規則都無法直接套用。第二,參數設置。它與日後系統的管理、報表的運行關系十分密切,而這也是老系統比較薄弱的地方,我們需要深刻理解其內涵、建立全新話語體系,才能保證參數設置的正確性和實用性。第三,采訪訂單上載。這是采訪數據與編目數據掛接的重要紐帶,在過去的工作模式中沒有這個環節,所以也要重新學習。第四,頻繁的系統測試。每次修改完程序,各個模塊都要重新進行測試,確保錯誤已經更正,且未引發新的問題。

在美工作的一個多月,大家爭分奪秒地推進自己承擔的工作,隨著光陰的一天天流逝,難點也一個個被攻克。大家的努力沒有白費,我們在規定時間內圓滿完成了任務。當年Unicorn系統即開通上線,編目、流通模塊率先投入運行,之後全面鋪開。該系統的啟用大大提升了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的層次,數據的遷移也十分順利,系統至今仍在使用。特別值得指出的是:該系統的多館共用模式是分館建設順利上馬最重要的技術保障,在總—分館館藏及服務的管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引進系統就是引進新的管理理念。通過合作漢化,我體會到了技術背後蘊藏的先進管理理念,反思原有的某些工作流程,便能找出其不合理之處。有比較才有鑒別,這是參與本館系統開發和合作漢化帶給我的感悟。

分館建設開新篇,回溯編目成效顯

在Unicorn圖書館集成系統各個模塊應用均已步入正軌後,全校各院系資料室的日常運營還遊離在外,這種局面與建設一流大學圖書館的目標顯然存在差距。

2000年暑期之後,圖書館設置了分館辦公室,我再次轉換崗位,開始了從零起步的“創業”,一幹就是十年。從一家試點開始,到在全校院系建立25家分館(包括醫學部及附屬醫院),我傾註了自己全部的心血,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就感。

通過對全校30多個院、系、所資料室進行摸底調查,了解其藏書規模、人員構成、服務狀況、館舍面積及采購經費等基本情況後,我們以數學學院為試點,開始嘗試分館建設。“共建、共知、共享”是分館建設伊始確定的總原則,起步階段以“共知”為主攻方向,以“回溯編目”為切入點。回溯編目開始前,我與系統部就參數設置、賬號管理(包括條碼分配)等一系列具體問題進行了溝通,並準備了培訓課件。經過簡單培訓,數學學院分館開始回溯編目。時隔不久,物理學院、教育學院、社會學系和中古史中心等單位的資料室也紛紛要求加盟分館,人員培訓的工作量隨之大幅提升。

要想盡快高質量地完成分館的回溯編目任務,數據源和編目員成為最重要的決定因素。對前者而言,我們從提高套錄編目比例入手,分館通過加盟CALIS成員館,獲得了從CALIS下載數據的權限;對後者而言,我們適時組建了館聘臨時工專職編目隊伍,他們在支援分館編目的同時兼顧本館的回溯編目。相比於數年後高校圖書館普遍推行的“編目外包”,我們探索了許多成功的經驗,兄弟院校也紛紛前來取經。這種管理模式的優點體現在:(1)由總館聘用的編目員隊伍相對穩定,通過系統培訓,人員水平逐步提高;(2)通過設置中、外文編目校對崗位,確保編目數據質量;(3)校對人員發現的各種問題可隨時與主管溝通,在第一時間得以解決。

在本館西文圖書回溯編目時,我們前瞻性地為各種特藏設置參數,並粘貼彩色書標。圖書館設立特藏部後,需要在全館範圍調撥文獻。有了前期回溯編目的基礎,通過運行報表在系統中生成館藏書目(東方學文獻、西文善本書等),再根據黃色書標將這些圖書批量下架,每個環節都走得十分順利。

分館文獻通過全校共用的圖書館系統顯示後,讀者的新訴求隨之產生,實行通借通還的呼聲日益高漲,Unicorn系統的多館管理模式此時得到有效應用,使分館在科學化、系統化管理方面前進了一大步。例如:在校園內外啟用異地借還,大大節約了讀者借還文獻的時間。為了鼓勵院系開放自己的資源,圖書館還采取了一些激勵措施,如將總館采購的專業文獻放在分館,通過學科館員聯系對口院系為師生提供推送式服務等。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基礎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前瞻性的眼光是管理者必須具備的。開拓一片全新的工作領域,架起圖書館和院系溝通的橋梁,既要靠技術的引領,更要靠心與心的交流,只有傾聽、理解、充分交流才能最終打破壁壘,達成共識。

兩個大會裏程碑,健全機構立章規

初步實現全校資源共享後,在如何進一步推進工作成果上,我們又做了新的探索:(1)製定了分館評估指標體系,成立評估小組,通過評估加強分館之間的交流,找出各家分館的工作亮點,提高分館在院系的影響力;(2)組織分館館員外出參觀學習、參加學術會議,鼓勵他們撰寫文章刊登在《分館建設通訊》上;(3)將全校圖書館系列的職稱評定歸口在總館,使分館人員的工作業績與職稱評定直接掛鉤,分館沒有研究館員的歷史很快被改寫。

經過認真籌備,2008年5月底“意昂3体育官网文獻資源體系建設工作會議”隆重召開。與會代表圍繞《意昂3体育官网文獻信息資源體系管理辦法》和《意昂3体育官网文獻資源體系建設綱要》兩個文件進行充分討論,校領導還為所有分館頒發了統一定製的銅牌。會議結束後不久,圖書館就將《意昂3体育官网文獻信息資源體系建設實施計劃(2009—2012年)》報送給學校,總—分館體系的基本框架就此奠定。

2008年暑假前,分館辦公室更名為“文獻典藏與分館辦公室”,業務範圍擴大了,工作擔子更重了。新部門負責全校範圍內資源的調撥,第一場硬仗是“昌平儲存圖書館”的籌建與管理,這又是一項從零起步的工作。從空間規劃、數據準備、管理技術到文獻搬遷,需要與圖書館多個部門協調。經過13個月的努力,我們圓滿實現了預期的目標,暫時緩解了總館館舍空間緊張的局面。由於調撥的館藏在系統中全部揭示,所以讀者仍可通過提前預約的方式借閱存放在異地的館藏。

總—分館體系的建設涉及面廣,離不開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和院系領導的持續推進。大量問題需要跨院系協商落實,相關的組織機構亟待成立。2010年12月20日“意昂3体育官网文獻信息資源戰略發展委員會暨意昂3体育官网圖書館工作委員會”成立大會正式召開。兩個委員會的成立確立了“總—分館”一盤棋的大格局,認可了圖書館在建設一流大學中的重要地位與作用,夯實了組織與管理基礎,協調了學術指導和行政管理之間的關系。

回首自己走過的每一步,我不忘前輩的教誨和培養,珍惜每次學習機會,更感恩意昂3体育圖書館提供的這個大舞臺。我深知這一切都得益於中國的改革開放,只有沿著改革的道路繼續前行,才能譜寫出更美的華章!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