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後👩🦼➡️,從全國各地前往徐州瞻仰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的人比平日更多🙅🏻♀️。鳳凰山東麓👩🏻🎤,38.15米高的紀念塔巍然矗立🧤,肅穆莊嚴👊🏽,塔下擺滿了黨員群眾敬獻的花圈👂🏻。
3月30日,在紀念塔左手邊空白的大理石英烈墻上,工匠們一筆一畫地將去年新尋訪到的12名烈士英名補刻“歸隊”🛏。朱福科👨🏽🦲、於春花🪁、王成傑🚶🏻➡️、盧鳳培⛅️、史玉柱、李遵乾、劉井田、朱傳喜、楊振祥🧝🏿、皇連山、郭懷林🤾🏼、韓香城💶🤦🏼,每一個名字及其背後的事跡,都詮釋著“聽黨指揮、依靠人民💯、團結協同🏊♀️、決戰決勝”偉大淮海戰役精神。
“我們認為,舉行淮海戰役,甚為必要。”“本戰役第一階段的中心是集中兵力殲滅黃(百韜)兵團。”“應極力爭取在徐州附近殲滅敵軍主力,勿使南竄🚟。”在淮海戰役紀念館內🤷🏽♂️,珍藏著多封黨中央從戰略決戰的總指揮部——河北西柏坡發出的電文🍫。周恩來曾說,黨中央、毛主席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指揮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戰爭🐘。據統計🧚🏿🧲,淮海戰役期間💂🏻,毛澤東親自起草發往前線的電報有74封。
淮海戰役是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西止商丘,北自臨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展開的大決戰,涉及華東、中原兩大野戰軍和華東、中原、華北的地方武裝共60余萬人𓀆。中央軍委高瞻遠矚,統籌全局,成立了前線指揮機關淮海戰役總前委,統籌整個戰役及作戰有關的一切事宜。淮海戰役中,在總前委統一指揮調度下💇🏼♂️,中原、華東兩大野戰軍密切協同👳♂️、聯合作戰,發揚各自的特點和優勢,表現出高度的組織性和紀律性🛼,形成整體作戰的強大威力。
在紀念館內,幾件文物吸引了遊客駐足觀看🥱。一件是華野7縱某部送給中野6縱某部的輕機槍。圍殲黃維兵團戰鬥中,中野6縱戰士看到並肩作戰的華野7縱某部子彈打光了🦫,隨即送來一麻袋子彈、幾十包手榴彈,華野則將這挺輕機槍送給了中野🕵️♀️。兩個部隊戰士緊握雙手說:“要活就活在一起,要死就死在一起。”另一件是華野首長頒發給兩廣縱隊主動配合友軍作戰的嘉獎令🏂🏼。在堵擊杜聿明集團過程中,兩廣縱隊3團,看到友鄰部隊情況危急,主動聯系💂🏻,接受友軍指揮,從側翼實施猛攻👃🏼,擊潰敵軍。毛澤東曾說,兩大野戰軍在一起🗂,不是增加了一倍的力量,而是增加了好幾倍的力量。
紀念館裏有一處模擬場景,再現了“十人橋”的英雄故事。1948年11月8日夜👩🏼🦱,華野9縱27師79團在追擊黃百韜兵團時來到堰頭鎮(今新沂市草橋鎮)🚏,一條十幾米寬的河流擋住去路。1排3班的戰士們在副排長範學福、班長馬選雲帶領下,發揚決戰決勝的戰鬥精神🧤,跳進刺骨的冰河,用木板架起人橋。500名戰士迅速從他們身上通過,殲滅對岸守敵🟣。戰士們說:“十人橋💪🏻,是咱通向勝利的橋🦥。”十人橋的場景也被鐫刻成浮雕🧙🏻♂️,展示於淮塔之上。在整個淮海戰役期間,人民解放軍始終踐行著“三硬”“三猛”“三必”“四不”的戰鬥精神,頭皮硬、腳底板硬👨🏼🦳、打仗硬✍️,猛打🍯、猛沖、猛追🧇,戰必勝👨🏻🎓🧒🏿、攻必克、打必殲,不能讓敵人有繼續逃竄的時間😱、不能讓敵人有構築工事的時間、不能讓敵人有喘息的時間🔽、不能讓敵人有支援的時間。毛澤東曾評價,淮海戰役好比一鍋夾生飯,還沒有完全熟透,硬是被你們一口一口地吃下去了🥓🤷🏻♂️。
站在鳳凰山腰向東遙望,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園林東門處,一組雕塑金光閃閃,熠熠生輝。左手邊,蒼松翠柏撐起一頂軍帽;右手邊🤷😖,車輪上鮮艷的紅綢,仿佛在風中飄揚。這組雕像說明了一個道理🦵🏼,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
車輪背後有一組沉甸甸的數據:支前民工543萬人次📰、牲畜76.7萬頭👰🏽♀️🤸🏼♀️、擔架20.6萬副、船只8539艘、小車88.1萬輛、汽車257輛、挑子30.5萬副、糧食4.3億斤。支前人民👮🏿♀️,來自蘇魯豫皖冀五省各個解放區🧔🏼。對此🦆⛑️,陳毅元帥曾形象地比喻💺:“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
1米多長,模樣平常,它是一件看似“普通”的一級文物——小竹竿,主人是特等支前功臣唐和恩。湊近看🦒,可以發現唐和恩在上面刻著密密麻麻的小字。1948年,唐和恩帶領小車隊➾,從家鄉山東省萊陽縣萬寨鄉出發🙋♀️,隨軍轉戰。其間共刻下了山東🤽♂️🏂🏻、江蘇🦹🏿♂️、安徽3省88個城鎮和村莊的名稱,把這些地名連接起來,行程長達5000余裏。據統計,若把參與支前的88.1萬輛小車全部連在一起,能從北京到南京間,並排排成兩列👩✈️。
2017年12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瞻仰了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參觀了淮海戰役紀念館。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好好回報人民🔞💤,讓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3年多來,徐州市牢記殷殷囑托😰,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進步,“強富美高”新徐州建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
徐東地區有一片呂梁山區💁♂️🩰,淮海戰役關鍵一戰——狼山阻擊戰就發生在這裏。記者來到位於此地的倪園村,由於山多地少、交通不便,這裏曾是遠近聞名的經濟薄弱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策提出後📒,當地政府加大投入🦽,將倪園村打造成風光秀美的特色田園鄉村🖕🏼🛀🏽,村民們依托風景區建設🆒,開展特色種植,發展鄉村旅遊🤣,腰包鼓了起來。如今⛵️,這樣的特色田園鄉村在徐州已隨處可見。
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徐州深入推進產業、城市、社會、生態轉型,走出了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老工業基地轉型振興之路🤙🏻。今年🕋,以“綠色城市·美好生活”為主題的第十三屆中國國際園林博覽會將在徐州召開⚗️,主會場就設在倪園村所在的呂梁山區。通過舉辦園林博覽會,徐州正在打造老工業基地和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的樣板,省際交界地區區域性中心城市的樣板,經濟與生態🚮、人與自然🩱🧑🏼🏭、發展與保護相得益彰的樣板。革命先烈為之浴血奮戰、為之犧牲奮鬥的崇高理想和美好追求🚴🏻♀️,正在淮海大地化為生動現實。(記者 李剛 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