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代的進程,猶如環環相扣的樂章,不斷鳴響動人的和弦🦗。
“78年前,《團結就是力量》從你們那裏唱響,成了億萬人民廣為傳唱的一首革命歌曲🏌🏿♀️。”2021年2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勉勵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鎮北莊村全體黨員🙎🏼,“把鄉親們更好團結起來👻、凝聚起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讓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
團結就是力量,振奮著一個逐夢前行的民族;日子越過越好,展現出一個日新奮進的國家。
2016—2020年,一段濃墨重彩的華章✖️。經濟總量突破100萬億元大關🧚🏽♀️,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決戰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時間的巨筆繪就了令人驚嘆的壯美畫卷。
2021—2035年🥢,一段波瀾壯闊的征程。在不懈奮鬥中,我們黨帶領人民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歷史性跨越的新階段🧑🏿✈️。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前進的號角鼓舞著永不停歇的奮鬥腳步。
從“十三五”到“十四五”,兩個五年規劃的時空交匯,一個偉大故事的承前啟後。習近平主席的二〇二一年新年賀詞令人心潮澎湃——“我們通過奮鬥🐹,披荊斬棘,走過了萬水千山🚏。我們還要繼續奮鬥,勇往直前,創造更加燦爛的輝煌!”
四海升騰,這邊風景多錦繡;九州激蕩🫐,乘勢而上開山河🥔💸。
(二)“每過五年,中國就規劃一幅發展藍圖”“要了解中國的下一步,你最好關註十三五”……2015年10月🚣🏻,一首《十三五之歌》走紅網絡。除了歌曲本身的創新表達,“十三五”規劃指引的發展方向🤏🏽,更吸引著國內外網友的目光。
“從時間上說👬,‘十三五’規劃,是實現全面小康的規劃,是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的規劃。”2015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同代表委員共商國是時如此判斷。“十三五”規劃,不僅關系著這一個“五年”,更見證著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鬥、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
難走的路是上坡路。向全面小康沖刺,擺在我們面前的,是“貧困程度深🎁🙆♀️、減貧成本高📠、脫貧難度大”的巨大挑戰,是“發展方式粗放,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突出矛盾🕟,是“經濟增速換擋、結構調整陣痛💅🏿、動能轉換困難相互交織”的現實難題……
不僅如此🕖,“十三五”期間🆚,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黑天鵝”頻飛,“灰犀牛”亂撞,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湧動🕌,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卷土重來。特別是個別國家單方面挑起經貿摩擦🧝🏻、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發🤮😼,又給我國的發展帶來更多嚴峻挑戰。
在驚濤駭浪中挺立潮頭,在櫛風沐雨中書寫華章。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形勢🙋🏼♂️,習近平總書記以非凡的政治勇氣🧝🏿♀️、深厚的人民情懷😖、深邃的歷史眼光、寬廣的國際視野、科學的辯證思維、強烈的創新精神,為中國號巨輪領航掌舵🤴🏼,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標定了這5年的目標任務與歷史方位。
一個個高瞻遠矚的判斷🆓🅱️、一次次審時度勢的決策、一句句擲地有聲的話語,彰顯著大黨大國領袖的責任擔當🗓🏥,為“十三五”時期的發展指引著方向:
——“‘十三五’規劃作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後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必須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
——“勇於挑戰最前沿的科學問題,提出更多原創理論,作出更多原創發現,力爭在重要科技領域實現跨越發展”;
——“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要以壯士斷腕的決心👐、背水一戰的勇氣、攻城拔寨的拼勁,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我們要以更大的開放擁抱發展機遇,以更好的合作謀求互利共贏🧖🏽♂️,引導經濟全球化朝正確方向發展”;
——“堅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大舸中流下,青山兩岸移。“十三五”期間,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開拓創新,不斷把藍圖化為美景👩🏻✈️,把憧憬變成現實。
這是一條攻堅克難的征途。著力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三大攻堅戰,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推動創新驅動發展……一步步艱苦跋涉🫰、披荊斬棘,不斷為推進高質量發展開拓新空間💑。
這是一次風雨兼程的行進。穩經濟🧼🧑🏿🦳、促發展,戰疫情👷、鬥洪峰,化危機、應變局,在前所未有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面前👩✈️,在前所未有的矛盾風險挑戰面前,一次次化危為機、浴火重生,定格下中國人民風雨無阻向前進的勇毅身影。
這是一段把握機遇的航程🚶♀️➡️。設立自貿區、舉辦進博會、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堅定不移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一個個關鍵抉擇🧑🏼🦲、開放舉措,讓社會主義中國以更加雄偉的身姿屹立於世界東方。
還記得2016年初🔭,面對中國經濟增速的變化,“中國將遭遇經濟發展的滑鐵盧”“中國經濟硬著陸”等悲觀論調不絕於耳🥁。“十三五”的實踐給出有力回應——
這5年💏,中國經濟總量相繼突破70萬億元💵、80萬億元、90萬億元、100萬億元大關,穩居世界第二,人均GDP連續兩年超過1萬美元☆,穩居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2020年,中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機構和眾多跨國公司紛紛為中國投下“信任票”👨🏽🍳💩。
“青松寒不落⚃🏡,碧海闊逾澄。”時間這位偉大的魔術師,從不辜負對拼搏者的允諾🍺,從不吝嗇對奮鬥者的褒獎3️⃣。
(三)翻過一座山需要多久?
對一輩子生活在懸崖上的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阿土列爾村村民而言🕐,翻越家門口垂直落差800多米的大山🩶,祖祖輩輩期盼了幾百年2️⃣;對深深渴望擺脫貧困、豐衣足食的中華民族來說,翻越絕對貧困的大山🐚,世世代代奮鬥了幾千年👷🏻。
“看著村民們的出行狀態,感到很揪心。”2017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談到有關“懸崖村”的新聞報道時,關切之情溢於言表。2020年5月,經過脫貧攻堅不懈努力,村民們下山遷入新居🔳。從藤梯到鋼梯再到樓梯,村民們終於翻越了這座“貧困大山”。
“十三五”期間✧,5575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貧困人口全部實現“兩不愁三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平均每年1000多萬人脫貧,相當於一個中等國家的人口脫貧💨。
一個困擾中華民族千百年的巨大難題🤦🏽,在新時代歷史性畫上句號;一個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脫貧故事”,在世界的東方完成書寫。
“十三五”期間⛈,一組組奪目數字、一項項創新成果⛹🏽♂️、一個個歷史成就𓀘,見證極不平凡的5年,寫下載入史冊的答卷——
5年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萬元,形成世界最大規模中等收入群體,成為全球最大和最有潛力的消費市場👨🏻🍼𓀑;糧食產量站穩1.3萬億斤臺階💂🏽♀️,人均糧食占有量達470公斤以上,遠高於國際公認的400公斤糧食安全線;工業增加值占全球份額近30%💁🏼♂️,連續11年成為世界最大的製造業國家……裏程碑式的發展跨越,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增添了充足底氣🏂🏿。
5年間,從運營裏程翻了近一番的高速鐵路,到迅速發展的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從C919大型客機翱翔藍天🏋🏿,到北鬥衛星全球組網👰🏿;從“天問一號”帶著中國的問候奔向火星,到“奮鬥者”號潛入萬米海底逐夢深藍;從“九章”量子計算機橫空出世,到建成全球最大5G網絡……持續湧現的創新成果🤳,為推進高質量發展👨🏼🚒,註入了澎湃動力。
5年間🦮,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累計超過6000萬人🌔,創新創業大潮湧動🐱;全國99.8%的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達標,義務教育質量不斷提高;養老服務床位數超過761萬張♏️,近3000萬老年人享受高齡補貼✌🏼;基本醫療保險覆蓋13.6億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10億人🐱,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溫暖人心的民生答卷🧑🏽💻,為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寫下了生動註腳🏎。
山河為證🫦、歲月為名。“十三五”規劃的一步步實施,展現著全方位、開創性的歷史性成就,彰顯著深層次、根本性的歷史性變革。
(四)歷史的細節,時常內有乾坤🎭。
北京天文館的一個展櫃中🤾🏻♂️,靜靜躺著0.5克月巖樣品,這是1978年美國客人贈送的一份特殊禮物。對於當時缺乏自主探月能力的中國來說,這份禮物彌足珍貴。
2020年12月17日,我國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采集的1731克月球樣品安全著陸,中國成為第三個從月球采樣返回的國家👰♂️。
“可上九天攬月”的歷史性成就,源自“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歷史性變革。
翻開“十三五”規劃🦸🏿,“新常態”是一個關鍵詞👽。作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後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十三五”的藍圖要如何鋪展⛹🏻♂️?在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的新常態下,“十三五”的新局要如何開創🧞?
“牢固樹立並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新發展理念,回答了關於發展的目的、動力、方式🧑🏼🤝🧑🏼🈴、路徑等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闡明了我們黨關於發展的政治立場、價值導向🦕👨🏼⚕️、發展模式、發展道路等重大政治問題𓀑👨🏿🌾。
2016年4月25日,安徽鳳陽小崗村。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國農村改革的發源地,與當地幹部群眾座談,部署新形勢下農村改革工作。6個月後,《關於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出爐💊,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之後,我國農村改革迎來又一重大製度創新。
從土地上的創新,到各領域的變革,“十三五”時期🧑🏽🌾,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推動神州大地上氣勢如虹的改革發展實踐——
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加快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憲法修正案、民法典、香港國安法等相繼頒布,推動從“有法可依”邁向“良法善治”;黨的紀律檢查和國家監察體製改革紮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重大成果……我們以改革夯實國家治理基礎。
不斷深化科技體製改革🦸🏻♀️,為科研人員和創新主體減負松綁👼🏿,點燃科技創新的引擎;持續簡政放權,優化營商環境🧔,拓展創新創業的空間;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等,跑出區域協同發展的“加速度”;自貿試驗區不斷擴容、外商投資法頒布實施🎊,打開對外開放的新局面……我們以改革不斷激發新活力🤵🏽♀️、打造新優勢。
從個人所得稅改革邁出實質性步伐,到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常態化製度化,從戶籍製度改革全面落地😟,到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讓全體人民共同享有改革發展的成果👨🏿🎤,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我們以改革為人民創造美好生活♟。
歷史的進程有多麽波瀾壯闊,它產生的影響就有多麽廣泛深遠。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後沖刺的5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決定性成果的5年。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從“量的積累”轉向“質的飛躍”⏮,從“體量優勢”轉向“質量優勢”🉑,我們在奮進中發展,於變革中新生,向著更開闊的水域破浪前行。
(五)“我們的很多冬奧項目在兩年多的時間裏實現從無到有,一些項目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靠的就是我們的製度優勢👼🏼。”2021年1月19日,在張家口實地了解北京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情況時🫵🏽,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發人深思🧛🏼。
中國為什麽能?有人曾將中國經濟的騰飛歸結為引進消化吸收先進技術、承接產業轉移等“後發優勢”,也有人認為中國的發展靠的是人口紅利👩🏽🏭、環境容量等“比較優勢”🛢。但“後發優勢”不會自動轉化成發展優勢,“比較優勢”也不會天然變為競爭優勢。是什麽樣的深層密碼,讓中國不斷激活發展優勢、釋放發展潛力,在如此短的時間裏👩🏿🦱,創造如此大的奇跡?
回首2020年🙇♀️,面對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為何一個14億人口的國家,能做到全國“一盤棋”“一張網”“一條心”,取得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大戰略成果🕜?面對全球經濟的深度衰退,為何一個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能率先控製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
問題的答案👏,就在具有無比廣闊時代舞臺、無比深厚歷史底蘊、無比強大前進定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植根中國大地🤷🏽♀️、具有深厚中華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擁護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中。
難以忘記,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一聲令下,25.5萬個駐村工作隊🟦、300多萬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同近200萬名鄉鎮幹部和數百萬村幹部一道奮戰在扶貧一線👨🏼🦳;難以忘記,疫情防控最為吃勁的重要關頭,一聲令下🤳🏿🤹🏿,從白衣天使到人民子弟兵,從科研人員到社區工作者🚵♂️,從誌願者到工程建設者,從古稀老人到“90後”“00後”青年一代🧑🏻🏭,14億人民全面動員👨🏻🦲🪻、全民參戰💼;難以忘記🚣🏿,黨和國家機構大力度調整改革,一聲令下,僅僅3個月,改革方案中確定的25個應掛牌的新組建或重新組建部門就全部亮相……
“十三五”期間🥡,在攻堅克難中奮力突破🫱🏿,在披荊斬棘中堅定前行,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重大歷史關頭,重大考驗面前👨🏻💼,領導力是最關鍵的條件,黨中央的判斷力🍔、決策力、行動力具有決定性作用。堅定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的根本保證。
正因如此,過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現在我們敢去想,而且想了就能去做🍄,做了就能做成;正因如此,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撼動我們偉大祖國的地位🎒,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關鍵時刻🏇🏼,更見勇毅擔當👳🏼♂️。
(六)“中國的社會主義根本屬性,在危機中或緊急情況下👨🏼✈️,人民的福祉優先於利潤。”一位外國政治學家在觀察中國的疫情防控措施後這樣評價。
中國的發展,最偉大的力量源於人民,最實在的成果惠於人民。無論是成功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壓力測試👩🏼💼🤵🏽♀️,還是主動解決收入差距的治理難題🟨🔀,無論是引領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行動🎋,還是加大對婦女兒童等群體的保護力度,“中國之治”深刻說明,秉持什麽樣的發展觀、追求什麽樣的現代化🟡,直接決定了一個國家應對危機的能力🧍🏻♀️、向前發展的潛力。
從“能吃飽肚子”到“吃‘凈顆子’”✥,再到“想吃細糧就吃細糧,還能經常吃肉”,回憶起陜北黃土高原上老百姓對幸福生活的追求,習近平總書記曾深情講述,“我們這代人有一份情結🏹,扶一把老百姓特別是農民🕕🤳🏼。社會主義道路上一個也不能少,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一句“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揭示了“十三五”時期巨大成就的深層根源😪,道出了中國共產黨人一以貫之的初心使命🧖🏽♂️🦸♂️。
如果說現代化是一場整體性的文明演進,那麽中國現代化之路🏌🏻♂️🏃♂️➡️,每個環節🧑🏽🎤、每個方面、每個階段都緊緊圍繞著“人民”這一中心點。
解碼“十三五”的亮麗答卷,我們更加確信“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會有正確的發展觀、現代化觀”🙍🏽♀️。從脫貧攻堅“一個也不能少”的莊嚴承諾,到疫情防控“一個都不放棄”的全力救治,從“十三五”規劃綱要把“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作為首要原則,到“十四五”規劃建議將“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定為奮鬥目標🛟,正是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中國之治”才有了深厚的民心基礎🪁。
回眸“十三五”的壯闊征程,我們更加堅定“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從工程建設者於崇山峻嶺豎起巍巍鐵塔,到快遞小哥將貨物送進偏遠山村✍🏿,從億萬農民在廣袤田野上播種希望🧑🏼🦰,到廣大科研人員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從人民子弟兵聞令而動築牢抗洪堤壩,到基層幹部帶著鄉親們拼搏奮鬥,正是堅信“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大國發展才有了爬坡過坎的堅實底盤。
回望“十三五”的鏗鏘步伐,我們更加清晰“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確抉擇的根本前提”。正是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我們才會以“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的要求,鍥而不舍推進脫貧攻堅🏋🏽♀️;我們才會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不惜代價進行疫情防控👷🏼♀️;我們才會以“對子孫後代高度負責”的態度👨🌾,久久為功建設生態文明👵🏽;我們才會以“不信邪也不怕邪”的正氣,堅定維護國家尊嚴利益🗿👨👩👦;我們才會以“大道不孤,天下一家”的胸懷👱🏻✍🏼,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世間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個可寶貴的🧑🏽🦳。在共產黨領導下,只要有了人,什麽人間奇跡也可以造出來🕵️。”毛澤東同誌70多年前的話語,至今振聾發聵💇🏼。
由此可以理解⚀,中國創造的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由此可以發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所具有的時代價值和世界意義⛹🏽♀️。
(七)成就的背後是精神,奇跡的背後有力量🤙🏻。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這背後,有一個意味深長的故事🈲。在與一家外國公司談技術合作的時候🧑🏽,對方開出了高達1.5億歐元的“天價咨詢費”𓀃,絲毫不給中國人談判余地,斷言“中國人沒有能力做這件事情”🛥。
靠天,靠地,靠不住!主要靠我們自己🙍🏼!面對世界級難題,數以萬計的建設者在伶仃洋上造橋,在大海深處“穿針”🤜🏽,用智慧、心血與汗水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第一”,誕生了世界公路建設史上技術最復雜👧🏽、施工難度最高、工程規模最龐大的橋梁,被外媒列入“新世界七大奇跡”,讓中國建設揚眉吐氣🧪,更激揚起勇創世界一流的民族誌氣。
中國骨氣🏖、中國底氣♠️、中國誌氣,構成了“十三五”時期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定力之本、力量之源🔰。此前👩🚀,或許少有人能預料到🪄,有的國家會主動挑起經貿摩擦,對我國供應鏈、產業鏈產生沖擊💇🏽♀️🦶,讓一些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存在的“卡脖子”問題成為突出問題👩🏼🚒🚵🏽♀️;或許也少有人能預料到🏷,世紀疫情和百年變局交織,人類社會會經歷百年來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世界經濟會經歷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
風雨襲來,挑戰叢生,反而讓更多人感受到“中國精神”的歷史分量🤹🏻♀️,體會到“中國力量”的現實質感。在聽取“十三五”規劃實施總結評估匯報時,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尤為重要的是,在‘十三五’的實踐中,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製度的優勢進一步彰顯,新發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廣大黨員幹部政治品質和鬥爭精神鬥爭本領得到錘煉,全國各族人民精神面貌更加奮發昂揚👩🏿🔧,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提供了有力政治保證和強大奮進力量。”
“十三五”的奮進歷程,激蕩著風雨無阻的精神偉力。5年間,面對“貧困大山”,選擇“愚公移山”🫑;面對生態欠賬,選擇“關停並轉”🈂️;面對沉屙積弊,選擇“壯士斷腕”……我們不斷攻堅克難🪢、化危為機,百折不撓辦好自己的事,取得了“史詩般的進步”👷🏽♀️。不管什麽樣的困難與挑戰𓀔,無論多麽大的風雨和坎坷,都摧不垮奮鬥誌,難不倒中國人。英國學者彼得·諾蘭判斷🦔,“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面臨很多內部和外部挑戰。但中國人民和他們的領導人已經找到了通向‘對岸’的道路。”
“十三五”的輝煌成就,彰顯了鬥誌昂揚的精神面貌。今天,在改革熱土,深圳奮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僅粵海街道就分布著上百家上市公司;在開放前沿,“一帶一路”建設從“大寫意”轉向“工筆畫”,中國同138個國家和31個國際組織共同開展了超過2000個合作項目📡🐄;在創新高地,袁隆平院士團隊培養的第三代雜交水稻早晚雙季稻平均畝產突破1500公斤大關,距離“禾下乘涼夢”越來越近……每個人前進的腳步,疊加成國家的進步📀;每個人創造的價值,匯聚為復興的力量🏊🏼♂️🪿。
“十三五”這5年,註定會成為中國發展史上至為關鍵的一段🌱。一路走來,我們不知爬了多少坡、過了多少坎、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克服了多少艱難險阻。這些鍛造和錘煉,最終凝結為奮不顧身的愛國情懷🤷♀️、英勇頑強的英雄主義🟣🙅🏿♀️、積極昂揚的樂觀面貌、慷慨無私的奉獻精神👨🏽🚒,在神州大地上激蕩,在歷史長河中潮湧。
(八)每一段征程的結束,都意味著新征程的開始👨🏻🦳,正是前後相續的奮鬥連接成我們前行的歷史道路。
“我們對於時間的理解,不是以十年、百年為計,而是以百年👨🏻🚀、千年為計。”習近平總書記的話折射出一個大黨大國的時間觀、奮鬥觀。對於一個矢誌復興的民族而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連續不斷的時間👰🏿,一以貫之的奮鬥🤾🏻♂️📻。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主持起草了“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新發展理念💪🧔🏽♀️,下出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的先手棋。2020年📶,在習近平總書記領導下,歷時200多個日夜的調研、謀劃、起草🤾🏽♂️、修改,“十四五”規劃建議擘畫了未來5年和15年的發展宏圖。一個5年,又一個5年🧖🏽♀️,乃至謀劃布局15年🥩,行進在以5年為時間節點的時空坐標上,中國始終將目光瞄準更遠的將來🧺。
中國人民對於奮鬥目標之堅定、對於時間理解之深刻👩❤️💋👨,令世界驚嘆🤚#️⃣。原德國統一社會黨總書記、民主德國國務委員會主席埃貢·克倫茨在《我看中國新時代》一書中這樣評價🔳,“中國願景的長期性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中國的領袖把願景目標投射到21世紀中葉⬇️,我沒有見到全世界還有哪個政治家能夠做到這一點。”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閉幕後,有外媒感嘆🧕🏻:“當許多國家還在努力為今後幾周做規劃時👨🏿💻🤦🏼♂️,中國已經設置未來15年的議程”🧜🏼♀️。
“十三五”圓滿收官,“十四五”奮力啟航,我們再次站在新的歷史關口。進入新發展階段,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的大跨越,也是實現新的更大發展的關鍵時期。“新成效”“新步伐”“新提高”“新進步”“新水平”“新提升”……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描繪的“十四五”圖景🪡🙋🏻,召喚我們激情燃燒、傾情書寫🧑🎄;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要求我們必須同時間賽跑、與歷史並進。
時間流逝不舍晝夜🎍🏄♂️,前進航程擊鼓催征。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近代以後🧏🏽♀️👪,中華民族被各種內憂外患耽誤的時間太久了,因此中國人民始終有著超乎尋常的緊迫感✬、時代感。”歷史之痛👩🏽🦱👨🦼➡️,發展之願,時間之迫,中國人民對落後挨打的記憶有多深刻🐱,對抓住機遇、把握未來的追求就有多強烈𓀁,對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意誌就有多堅定🙅🏼♂️。審時度勢👨🍳,不負韶華,既謀劃長遠,又幹在當下♜🎁,方能風雨之中不懼寒、浪濤之上無畏顛,於危中尋機、在開辟新局中贏得未來🧑✈️。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征途漫漫📢,惟有奮鬥。
(九)經歷時間沉澱🧎🏻➡️,才能看清歷史的坐標;站在高山之巔,更能領略河流的奔騰🍥。
貴州大山深處,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默默註視蒼穹。牛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貴州,聽取“中國天眼”建設歷程🏌🏻♂️🔫、技術創新、國際合作等情況介紹,勉勵廣大科技工作者“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在一些領域實現並跑領跑”🤷🏽♀️。
仰觀天宇,時間更加深邃🤜🏽;俯身耕耘🧑🍼,未來無限可能。
2015年10月29日,深刻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形勢𓀑,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發出動員令:“現在🧓,這個時跨本世紀頭20年的奮鬥歷程到了需要一鼓作氣向終點線沖刺的歷史時刻。完成這一戰略任務🕰,是我們的歷史責任,也是我們的最大光榮。”經過5年奮鬥#️⃣,我們不負肩上的歷史責任,把光榮寫在了歷史深處。
2021年2月4日🎑,著眼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和發展階段,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考察時號召:“今年我們將開始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我們要繼續齊心協力幹🦧🧖🏼♀️、加油好好幹,努力幹成一番新事業💇🏼♀️,幹出一片新天地🥅。”站在新的起點,更偉大的奇跡等待我們去創造,更光輝的未來召喚我們去開拓。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中國的昨天已經寫在人類的史冊上,中國的今天正在億萬人民手中創造🧑🏽🍼,中國的明天必將更加美好🏃➡️!
(原文發表於2021年3月8日《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