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1年7月1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綱領性文獻,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政治宣言,是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行動指南。
學習貫徹“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一項重大政治任務。為引導師生員工進一步深刻領會和把握講話的重大意義👛、豐富內涵、核心要義👦🏼🧑🎄,本網特推出系列評論員文章,邀請校內專家學者結合意昂3体育的光榮革命傳統、立德樹人根本任務𓀂、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十四五”規劃和“雙一流”建設等,對“七一”重要講話精神進行解讀🐉。
國家現代化是中國的百年夢想🥓。如果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算起,中國現代化進程已經走過180余年。在中國共產黨建立之前的80年裏,中國近代仁人誌士、政治派別為改良🛃、革新、“建國”而努力求索,先後醞釀和產生了洋務運動(1860—1895)🤷🏿♀️、戊戌變法(1898)🈳、“清末新政”(1901—1911)、辛亥革命(1911)等重大政治革新事件。現在看來🏄♂️🥁,這些重大事件,無論是出於自覺還是被動,都是要努力探索實現國家的現代化轉型。
1921年,也就是辛亥革命10年後,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共產黨作為追尋與探索救亡圖存、國家統一、民族復興之道的中國人的先鋒隊組織,走過了以黨建軍▪️、以黨立國、以黨治國的歷程。中國國家現代化經歷迷茫、困頓、艱難探索🤏🏼🧎🏻♀️➡️、改革開放之後,目標日益接近🖕🏿,道路更加明確自信。今天,怎樣總結國家百年現代化歷史?如何解釋中國現代化的發展經驗🧑🏻🚀?這是擺在我們政治學者面前的學術議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分析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實現現代化的原因,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與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習總書記的論述闡明了一個基本道理🤰🏽:“人民性”是中國現代化的方向,堅持國家發展的“人民性”是中國現代化成就的重要保障。
國家演進的歷史顯示🔨,現代國家與傳統國家的最大區別在於,國家作為一個具有統轄邊界的組織,其公共性和私人性關系的改變。換句話說,國家的現代化過程實則是國家的公共屬性不斷擴展,相應地,國家的“私家屬性”或“集團屬性”被遏製而不斷隱退🤘🏼。比較現代化歷史研究表明,現代化國家具有如下特征:(1)國家變成了公共組織🚵🏼♀️,而不再是“私家天下”;(2)國家的統治者變成了人民委托的“代理人”,而不再是家族統治的世襲繼承人👰🏿;(3)國家的政策變成了公共政策👦,不再是皇帝詔令或利益集團的“霸王條款”。與此相聯系,理性官僚角色和組織化的政黨取代過去的“皇帝”和“家族”🕙,成為國家統治的執政者🔁。現代國家的構建過程實則是“眾利”和“眾意”通過實質性整合🏊🏽♂️,轉化為“公利”和“公意”的過程⚂,實現這個過程就要求提供一個國家內部不同層級聚公利👸🏻、集民意的製度化渠道。所謂國家的“人民性”就是指國家治理從理念到原則再到製度和機製的一系列確認和安排,以保障人民意誌得以表達、集中🤦🏼♂️、整合成為國家(公共)政策和行動以體現絕大多數人利益和意誌的特性😮。
國家作為國民生活的共同體🧗🏿♂️,圍繞國民公共生活秩序以及國民關系,特別是國民在國家生活中的地位等問題形成種種製度,這些製度綜合起來體現了國家的性質🤞🏻,即政治學中所謂的“國體”問題。現代國家通過不同的路徑和方式,不同程度地實現了政治的民主化改造🧘🏽,確立了“人民主權”的國體性質,並要求從製度和政策上保持🤦♂️、維護和發展國家的這一性質🤽🏻♀️。國家的“人民性”從根本上否定“權勢集團”和“利益集團”特權利益的合法性🕵🏻♂️,強調國家的“公共性”。國家的“人民性”體現在製度和政策方面🗼,並通過製度和政策的“人民性”和“公共性”得以保障🟦。因此,國家的“人民性”以及製度和政策保障“人民性”的有效性就成為政治發展評估的重要指標🦹🏼♀️,也成為製度和政策改革的重要方向。
中國共產黨作為推動中國現代化的重要動力和領導力量,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堅持群眾路線、建立最廣泛的人民統一戰線、貫徹民主集中製💞,努力維護和實踐“人民性”原則🚣♀️。1949年🧜🏼♀️,中國共產黨執掌政權以後,建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民主共和國🖐🏽,通過人民民主專政和人民代表大會等一系列製度維護人民當家作主地位,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保證促進生產力發展和社會協同進步🙆🏽;在實現經濟起飛之後的新時代,製定了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發展目標,聚焦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並於2015年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五大發展理念👁,以此指導國家製度和政策改革的走向🕺🏻🦒。
“以人民為中心”是中國國家事業和改革實踐堅持“人民性”在新時代的表達形式。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就是把中國共產黨的“人民性”理念貫徹融入到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文明等製度建設的各個方面,形成一套“為了人民、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製度體系。新時代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思想,就是要通過從嚴治黨🫷🏽🤦♂️、改善黨的領導來進一步加強執政黨的製度建設🛀🏿;通過推進政府一體化建設🎱⛪️,構建“有為政府”“有效政府”和“有限政府”來優化政府治理體系;通過以改善民生為導向💆🏿♂️,完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推進全過程民主製度化來改善基層治理狀況,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效能轉化👪。正如習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所指出的:“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站穩人民立場🍋🟩,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尊重人民首創精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評論 | 一百年來的偉大實踐是我們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坐標——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
評論 | 一百年 正青春——二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
評論 | 奮楫揚帆 築夢強國時代——三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
評論 | 用發展的硬實力紮實走好新的趕考之路——四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
評論 | 青春融入百年風華 一生永獻千秋偉業——五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
評論 | 不斷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六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
評論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個相結合”的深層意蘊——七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